诗词大全

《寄崇寿怀长老歌》

寂住峰兮触星斗,寂住师兮古为道。
死中得活未轻酬,不许夜行投晓到。
蔼蔼声光一百年,吾其后兮吾其先。
振领提纲笑多事,掩扉塞路空依然。
龙朔老卢同兀兀,土为貌兮金作骨。
万国争求肯便行,我要重新敲铁佛。
东西南北休云识,枯槁冥冥颇相忆。
天外清风结阵来,狂歌远寄從抛掷。

作品评述

《寄崇寿怀长老歌》是宋代释重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寂住峰兮触星斗,
寂住师兮古为道。
死中得活未轻酬,
不许夜行投晓到。
蔼蔼声光一百年,
吾其后兮吾其先。
振领提纲笑多事,
掩扉塞路空依然。
龙朔老卢同兀兀,
土为貌兮金作骨。
万国争求肯便行,
我要重新敲铁佛。
东西南北休云识,
枯槁冥冥颇相忆。
天外清风结阵来,
狂歌远寄從抛掷。

诗意和赏析:
《寄崇寿怀长老歌》表达了释重显对修道之道和佛教信仰的思考和追求。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观、生命的起伏和对自我境遇的思索,传达了作者对修行之道的理解和对佛法智慧的追求。

诗的开头,寂住峰、寂住师表达了修道者对于内心沉静和对星辰宇宙的触动,暗示着修行者在寂静中能够感受到宇宙的奥妙,从而追求恢弘的道心。接着,作者提到死中得活未轻酬,表示修行之路虽然充满艰辛,但在获得生命的觉醒与升华后,不会轻易放弃对修行的回报。

诗中的“不许夜行投晓到”表达了修行者对于过度追求世俗名利的警示和警戒,强调了修行者应当保持清明的心智,不随波逐流。接下来的蔼蔼声光一百年,吾其后兮吾其先,表达了修行者对自身修行所产生的声光的价值和对佛法智慧的自信,同时也表现出修行者在时间长河中承前启后的责任和担当。

后半部分的振领提纲笑多事,掩扉塞路空依然,描述了修行者对于世间事务的超然态度和对于尘世纷扰的抛弃,修行者坚守内心的喜悦与智慧,不受外界干扰。接着,龙朔老卢同兀兀,土为貌兮金作骨,通过对龙朔老卢的描写,表达了修行者超越世俗的追求,以内心的纯净和智慧来塑造自身的境界。

最后两句“万国争求肯便行,我要重新敲铁佛。东西南北休云识,枯槁冥冥颇相忆。天外清风结阵来,狂歌远寄從抛掷。”表达了修行者对于佛法的坚守和对于追求真理的决心,不受外界的干扰和诱惑,始终追寻内心的真善美。诗末的狂歌远寄從抛掷,传达了修行者将自己的心声和理念通过歌声传递出去,远离尘嚣,超越物质世界,向天外的清风中传达自己的追求和思考。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修行者的内心追求和对佛法智慧的探索。通过自然景观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修行者对于超越世俗的向往和对内心境界的追求。诗中融入了对于生命和时间的思考,强调了修行者对于纯净和智慧的追求,以及对于修行道路的坚守。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富有禅意和哲理,旨在启发人们思考生命的价值和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 《偈颂二十一首》

    上元新节,处处烧灯,都城巷陌,市廛邸店。观者如堵,惟复灯来眼底,眼到灯边。

  • 《题画四首》

    乌柏经霜叶已红,东南楼阁足秋风。画成此景还堪咏,炼在先生短句中。

  • 《王十岳金平渊山寮避暑》

    小隐空山绝四邻,野云孤鹤自相亲。谁知一径深如许,犹有敲门看竹人。

  • 《陆参议挽词》

    中外衣冠盛,流传识后凋。声名三语掾,身世半僧寮。宝晋书尤逸,坡仙隐可招。梅溪残月堕,芜没旧风标。

  • 《报孙会宗书》

    恽材朽行秽,文质无所底,幸赖先人余业,得备宿卫。遭遇时变,以获爵位。终非其任,卒与祸会。足下哀其愚,蒙赐书教督以所不及,殷勤甚厚。然窃恨足下不深推其终始,而猥随俗之毁誉也。言鄙陋之愚心,若逆指而文过;默而息乎,恐违孔氏各言尔志之义。故敢略陈其愚,惟君子察焉

  • 《胡蓝狱》

    去年杀韩信,今年醢彭越;徐常幸前死,诸公宁望活?丞相戮,将军诛,觖望恣肆固有迹,坐以谋反疑有无,罪止及身或收孥。杀胡党,杀蓝党,万十万人保无枉?文武军民打一网。一斗粟,一座城,一条龙,一连鹰,革左塌何纷纷,得非此辈之冤魂!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