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寄道士》

长闻披鹤氅,城市往来频。
得道人难测,和光迹易亲。
堂闲秋擣药,坛冷夜朝真。
几忆蓬壶顶,蟠桃烂漫春。

作者介绍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于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于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爲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干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謚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着,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 智圆诗,存于《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爲底本。

作品评述

《寄道士》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智圆。这首诗描绘了道士的生活和修行状态,表达了修道之人难以预测的神秘性,以及与道士相处的轻松和融洽。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长期听闻道士披着鹤氅,
在城市中频繁往来。
得道之人的内心难以捉摸,
但容易与他们和睦相处。
在宽敞的房间里,秋天擣药杵,
在寒冷的庭院中,早晨朝拜真理。
回想起过去在蓬壶顶上的时光,
那里的蟠桃花盛开,春意盎然。

这首诗词的诗意深远且富有意境。诗人通过描绘道士的形象,表达了道士修行的神秘性和超凡脱俗的境界。道士披着鹤氅,象征着他们超脱世俗的姿态,与尘世间频繁往来,体现了他们修行的功夫和智慧。诗中提到得道之人的内心难以捉摸,这是指道士修行所达到的境界超出了常人的理解,具有一种神秘而难以预测的特质。然而,与得道之人相处却是容易和睦的,这反映了他们平易近人的性格和善于与人交流的能力。

诗中还描绘了道士的修行场景。在宽敞的房间里,秋天擣药杵,这是道士修炼的一种方式,也体现了他们寻求长生不老的愿望。在寒冷的庭院中,早晨朝拜真理,表明道士们在清晨时刻如实地向真理致敬,追求心灵的升华和境界的提升。

最后,诗人回忆起过去在蓬壶顶上的时光。蓬壶是道教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诗中的蟠桃烂漫春意盎然,象征着仙境的美好和永恒的生命力。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修行之地的怀念,以及道士们追求长生不老、追求与真理合一的理想和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道士的形象和修行场景,抒发了对修道之人的赞美和景仰,以及对道士修行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中展现了道士平易近人的性格和与人和睦相处的态度,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受,使人产生对修道生活和超越尘世的向往。

  • 《塞上(二首)》

    黄云白草出关多,飒飒风吹积石河。少妇愁添闺里思,征人泪落《陇头歌》。受降城外单于猎,温宿营边汉使过。强欲从军事鞍马,冯唐已老复如何。

  • 《书园契上赵尚书》

    乾坤到处是吾亭,机械从来未必真。覆雨翻云成底事,清风明月冷看人。兰亭禊事今非晋,桃洞神仙也笑秦。园是主人身是客,问君还有几年身。

  • 《蝶恋花》

    记得画屏初会遇。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那日绣帘相见处。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 《寿阳楼下泊舟有感》

    寿阳楼下清淮水,帆去帆来何日休。浮世十年多少事,风烟依旧别离愁。楼头夜静行人绝,楼下影斜淮月秋。不道孤吟不能寐,一声羌笛怨谁舟。

  • 《八月十六夜月》

    一更山吐月,万里湛虚明。聊当中秋色,堪欣此夜情。西风金盏侧,香雾玉簪横。却忆青莲语,寒鸦栖复惊。

  • 《赠李西台》

    潇湘浓碧浸青天,千里人家接楚田。惜别正当归雁后,相思无奈落花前。江楼閒上云藏树,野渡初回月满船。看著行春驱五马,丝丝垂柳拂长鞭。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