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山铁垒洞庭秋,又见鸱夷一叶舟。
且是云仍高一著,祗将山水事清游。
王阮(?~一二○八),字南卿,德安(今属江西)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都昌主簿,移永州教授。淳熙六年(一一七九),知新昌县(本集《和渊明归去来辞》序)。光宗绍熙中知濠州,改知抚州。宁宗庆元初韩侂胄当政,闻其名,特命入奏,遣客诱以美官,王对毕即出关,侂胄怒,批旨予奉祠,于是归隠庐山。嘉定元年卒。有《义丰文集》一卷。《宋史》卷三九五、明嘉靖《九江府志》卷一三有传。 王阮诗,以宋淳祐三年王旦刻《义丰文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酌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又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诗词:《寄范石湖五首》
朝代:宋代
作者:王阮
银山铁垒洞庭秋,
又见鸱夷一叶舟。
且是云仍高一著,
祗将山水事清游。
中文译文:
银山和铁垒交相辉映,洞庭湖的秋意渐浓,
再次看到孤舟行驶在鸱夷洲。
白云依旧高悬天际,
只有我将心境沉浸在山水之间,悠然自得地游览。
诗意: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王阮对洞庭秋景的赞美和对旅行的向往之情。诗中描绘了银山和铁垒的壮丽景色,以及洞庭湖上一叶孤舟的画面。诗人欣赏着高挂天空的白云,但他更注重将自己的心境融入其中,享受山水之间的宁静和自由。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洞庭秋景的壮丽和宁静。银山和铁垒的对比描绘出山势的雄伟和坚固,给人一种庄严之感。鸱夷洲上孤舟的形象象征着孤独和自由,与洞庭湖的广阔形成鲜明的对比。白云高悬天际,给人以开阔和超脱的感觉,与尘世的烦扰相隔离。诗人通过描绘这些自然景观,表达了自己追求心灵自由和宁静的愿望,将清游山水作为达到此境界的手段。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运用意象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心灵自由的向往。诗人将自己置身于山水之间,欣赏着大自然的壮丽和宁静,将自己的心境与之融为一体,达到了超脱尘世的境界。这首诗既赞美了自然的伟大和美丽,又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净化和自由的追求,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受。
古砖出唐井,豫识国师名。於此坐禅处,喝回流水声。如何神晏塔,移作李纲茔。见说山中石,不平空自鸣。
齐郎好诗风调清,语中有骨自老成。愈镵愈出当有名,朅来宣城盖为倾。文章不如金满籯,我昔曾力今乃惩。少年平步取公卿,安用学此误平生。
红叶当*,朝来拨土红芽秀。画阑晴书。凭暖佳人袖。一粒丹砂,谁点仙根透。从今后。为渠酿酒。去作花闲友。
弯弯曲。新年新月钩寒玉。钩寒玉。凤鞋儿小,翠眉儿蹙。闹蛾雪柳添妆束。烛龙火树争驰逐。争驰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别后相逢各问年,依然缘发对华颠。间云独占半间住,伴客那无一榻眠。酒为愁多全欠力,诗因料少未成联。却怜壁上留题句,时有间情到月边。
谁言白首意低摧,老子逢春亦乐哉!犁畔方吹社公雨,垄头又转阿香雷。睡余支枕听莺语,醉里题窗记燕来。更有山家堪喜事,吾孙上树欲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