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兼旬信不通,每看金阜想高风。
已知惮暑难迎客,不敢将诗更恼公。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寄鞏大监》是宋代诗人姜特立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给出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寄鞏大监》中文译文:
十里又过了十天信件未通,
每次看到金色的山峰就想起高洁的风范。
我知道你厌恶酷热难以迎接客人,
所以我不敢再写诗来打扰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姜特立寄给鞏大监的心情和思念之情。诗人在十里路上已经过了十天,但他的信件却没有送达,这使他倍感焦虑和不安。每当他看到金色的山峰,就会想起鞏大监高洁的气质和崇高的品格。诗人了解鞏大监对于酷热天气的厌恶,因此不敢再写诗打扰他。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鞏大监的深深思念和对其贤德的赞美之情。
该诗通过描绘景物和表达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鞏大监的景仰和思念之情。十里又过了十天,信件未能送达,象征着时间的拖延和思念的加深。诗人通过描述金色的山峰,将景物与鞏大监的高洁品格相联系,表达了对他的崇敬和景仰之情。诗末提到诗人不敢再写诗来打扰鞏大监,体现了他对鞏大监的尊重和顾忌,传达出一种含蓄和谦逊的情感。
这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清新,语言简练,通过几个简短的句子展现了诗人对鞏大监的敬仰之情,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风度和情感表达的技巧。整首诗词在抒发情感的同时,也展示了宋代文人追求高洁品格和崇尚雅致的文化氛围。
爱东湖六月,十里香风,翡翠铺平。误入红云里,似当年太乙,约我寻盟。叶舟荡漾寒碧,分得一襟冰。渐际晚轻阴,修蒲舞绿,倦柳梳青。聘婷。黯无语。想怨女三千,长日宫庭。六六阑干曲,有玉儿才貌,谁与看承。柔情一点无奈,频付酒杯行。到夜静人归,凉蟾自照鸥鹭汀。
闲伴邻翁去荷鉏,林疏历历见村墟。怪生白鹭飞无数,水落滩生易取鱼。
国有金汤在,邻修玉帛云。夷侵由废雅,苗格自敷文。当宁形宵虑,公车以岁闻。便当从幕府,入校道山芸。
丹觜如簧翠羽轻,随人呼物旋知名。金笼夜黯山西梦,玉枕晓憎帘外声。才子爱奇吟不足,美人怜尔绣初成。应缘是我邯郸客,相顾咬咬别有情。
细水涓涓似泪流,日西惆怅小桥头。衰杨叶尽空枝在,犹被霜风吹不休。
衔枚夜度五千兵,密领军符号令明。狭巷短兵相接处,杀人如草不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