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闻为客过苍梧,休说携家归镜湖。
山水颠狂应尽在,鬓毛凋落免贫无。
和僧抢入云中峭,带鹤驱成涧底孤。
春醉醒来有馀兴,因人乞与武陵图。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诗词《寄顾蟾处士(好于山水)》是唐代诗人齐己创作的一首诗。该诗主要通过描绘旅居归来的美景,以及对山水之美的赞美,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中首先提及了诗人听说顾蟾居住在苍梧多年,现在携家回到镜湖的消息,表达了诗人对顾蟾的羡慕和欢迎之情。
接下来,诗人使用了山水颠狂、鬓毛凋落等形象的描写,将自然景观与人的生命和遭遇相联系。山水颠狂意指山水景色的变幻多样,而在这种变幻中,人也会经历各种人生的起伏和变化。鬓毛凋落则暗示岁月的流转和老去。通过这种对比的手法,诗人表达了对于人生的理解和思考,蕴含了对于世事无常和人生短暂的感慨。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自己与僧人争抢云中的高山和驱鹤成涧底孤栖的景象,展现了诗人豪情壮志和对于自由自在的向往。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春天醒来之后依然怀有强烈的创作欲望,并向别人借来了一幅武陵图以供自己观赏和涵养灵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感叹了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于人生的思考,同时展现了诗人豪情壮志和对自由自在的向往。它以简练的语言、鲜明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富有哲理的思考和审美的愉悦。
三泉退敌捐躯日,五岭逢纷去国年。皇天自古扶忠义,不必临风畏跕鸢。
学者欲学易,当观羑里时。如何是敬字,恐惧畏忧危。
怜君此去过居延,古塞黄云共渺然。沙阔独行寻马迹,路迷遥指戍楼烟。夜投孤店愁吹笛,朝望行尘避控弦。闻有故交今从骑,何须著论更言钱。
远谷呈材干,何由入栋梁。岁寒虚胜竹,功绩不如桑。秋露落松子,春深裛嫩黄。虽蒙匠者顾,樵采日难防。
都门柳色朝朝新,念尔今为江上人。穆陵关带清风远,彭蠡湖连芳草春。泊舟借问西林寺,晓听猿声在山翠,浔阳北望鸿雁回,湓水东流客心醉。须知圣代举贤良,不使遗才滞一方。应见鄱阳虎符守,思归共指白云乡。
砚润浮残墨,琴乾响断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