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别僧房日未斜,别离愁绪满天涯。
清宵已落柔桑叶,小雨顿开荞麦花。
醉里不知身是客,酒阑无奈客思家。
凭谁寄语三夫子,归路还须好句夸。
楼钥(一一三七~一二一三),字大防,旧字启伯,自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温州教授。干道五年(一○六九),以书状官随舅汪大猷使全。累官知温州。光宗朝,召爲考功郎,改国子司业,累迁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给事中。宁宗受禅,迁吏部尚书,因忤韩侂胄,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寻知婺州,移宁国府,仍夺职致仕。侘胄诛,起爲翰林学士,累迁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嘉定六年卒,年七十七。赠少师,謚宣献。有《攻媿集》一百二十卷、《范文正公年谱》等。事见《絜斋集》卷一一《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楼钥诗,以南宋四明楼氏家刻本《攻媿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底本残缺部分,据武英殿聚珍版《四库全书》本补足(其中五至七卷,武英殿本分爲四卷,仍改按底本目录爲序)。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寄管叔仪通判并同官》是宋代楼钥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执别僧房日未斜,
拥着离别的忧愁,太阳尚未西斜,
Embracing the sorrow of parting, the sun has not yet slanted,
别离愁绪满天涯。
离别的忧愁之情充满天涯。
The sentiment of separation fills the horizon.
清宵已落柔桑叶,
宁静的夜晚已经降临,柔软的桑树叶儿飘落,
The serene night has fallen, and the soft mulberry leaves drift down,
小雨顿开荞麦花。
轻细的雨点瞬间开启荞麦花。
Gentle raindrops abruptly open the buckwheat flowers.
醉里不知身是客,
陶醉中不知道自己是客人,
Intoxicated, unaware of being a visitor,
酒阑无奈客思家。
酒杯已尽,无奈思乡之情。
The wine cups are empty, helpless longing for home.
凭谁寄语三夫子,
依靠谁传达给三位先生,
To whom can I send my regards to the three gentlemen,
归路还须好句夸。
回归的路上需要美好的诗句赞扬。
On the journey back, good verses are needed to praise.
诗意:这首诗词表达了离别之情和思乡之思的主题。诗人身处僧房,太阳尚未落山,但他已经感受到了离别的忧愁。夜晚来临,柔软的桑叶飘落,细雨滋润着荞麦花。诗人在酒中陶醉,忘却了自己是客人的身份,酒杯已空,却无法摆脱思乡之情。他希望能够通过诗歌传达自己的心声给三位先生,并且回归的路上需要美好的诗句来赞扬。
赏析:这首诗词以简练而流畅的语言表达了离别和思乡的深情。诗人运用自然景物的描绘,如太阳未落、柔桑叶飘落、小雨滋润花朵,将内心的情感与外部环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通过对酒和思乡之情的描写,诗人展现了离别时的无奈和思乡时的痛苦,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通过诗歌传递自己的思念之情,回归的路上需要美好的诗句来赞扬,彰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道闭宁濡足,时平亦括囊。故人登世帝,清濑自吾乡。渭叟非真钓,商奴是诈狂。先生不可问,天外一鸾翔。
苏秦鞭疋马,六国饱风烟。累累悬肘下,郭外惭无田。
洛阳一少年,善达古今事。意欲隳单于,慨然陈五饵。当时长安以为笑,今日施行获其利。信哉敢谓胡无人,岁岁叩关来请吏。
欲辨今亡孔与黄,乃占未卜是何祥。鹿蕉覆处难分郑,蝴蝶飞来已化庄。树底君臣浮绿蚁,枕中勋业饭黄粱。唯应一笑希夷叟,尘世茫茫叹夜长。
本欲云雨化,却随波浪翻。一沾太常第,十过潼关门。志力且虚弃,功名谁复论。主人故相问,惭笑不能言。
文皇嗜好非声色,偶爱兰亭亦其癖。河南犹恐后来闻,竟使昭陵饿真迹。世閒能悟知几人,墨本珍传意愈勤。有似春云隐明月,光影还到行江分。法曹得此深恨晚,有客携从大梁远。多言南渡罕曾见,大胜薛家蝉翼本。嗟我学书从少年,较计点画分媸妍。老拈撅笔万事懒,忽见锦轴心凄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