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寄韩卷院南涧常伯之子》

每思南涧一凄然,不见风骚二十年。
子厚犹能记先友,审言且喜有家传。
蜩螗声乱无遗响,山水人亡有绝弦。
海内可能无法眼,直须参取祖师禅。

作者介绍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作品评述

《寄韩卷院南涧常伯之子》是宋代姜特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南涧的景色常常让我心情凄然,已有二十年未曾一见。常伯之子子厚仍能记得过去的友人,欣喜地传承了他们的言行。蜩螗的声音乱响不绝,山水中的人们却已消逝,仿佛琴弦断绝了音韵。在这个纷乱的世界中,或许很难找到心灵的净土,只有直接参禅于祖师的智慧之中,才能找到内心的安宁。

诗词以写景抒怀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南涧的思念之情。南涧是一个山水秀丽的地方,但诗人已经二十年未曾去过,因此他心情凄然。诗中提到了常伯之子子厚,他能够记忆并传承过去友人的言行,这显示了他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承继。

诗人通过描绘蜩螗声乱、山水人亡的景象,表达了世事无常、人事如梦的感慨。蜩螗的声音喧嚣不绝,与山水中的人们的离去形成鲜明对比,似乎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而山水中的人们已经离去,如同断绝的琴弦不再发声,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时光和友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诗指出了在这个纷乱的世界中,人们很难找到心灵的净土,只有参禅于祖师的智慧中,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这表达了诗人对禅宗智慧的向往和追求,寄托了他对超脱尘世的希望。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南涧的思念和对人世间无常的感慨,展现了他对传统文化和内心宁静的追求。通过对自然景色、人事变迁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 《杂兴四首》

    秋衾薄薄换吴绫,灯焰无多一半青。却忆旧时荆楚岸,夜深风雨泊船听。

  • 《不睡四首》

    清愁无数暗相随,酒是渠雠也是媒。醉里不知何处嚲,等人醒後一时来。

  • 《谢韬光上人》

    上方清净无因住,唯愿他生得住持。只恐无生复无我,不知何处更逢师。

  • 《南乡子》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两断肠。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薄悻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

  • 《江上四首》

    山头斫竹下作竿,系钩沉水坐岸观。饵微水浊鱼不干。栖迟终日或有得,归去犹可妻子欢。

  • 《少年行其二》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人胡姬酒肆中。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