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归来鬓未凋,玳簪珠履见常僚。
岂关名利分荣路,自有才华作庆霄。
鸟影参差经上苑,骑声断续过中桥。
夕阳亭畔山如画,应念田歌正寂寥。
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太原人,宰相彦博裔孙。少敏悟,才思艳丽,韵格清拔,工为词章小赋,与李商隐皆有名,称温李。然行无检幅,数举进士不第,思神速,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成,时号温八叉。徐商镇襄阳,署为巡官,不得志去,归江东。后商知政事,颇右之,欲白用,会商罢相,杨收疾之,贬方城尉,再迁隋县尉卒。集二十八卷,今编诗为九卷。 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太原人,宰相彦博裔孙。少敏悟,才思艳丽,韵格清拔,工为词章小赋,与李商隐皆有名,称温李。然行无检幅,数举进士不第,思神速,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成,时号温八叉。徐商镇襄阳,署为巡官,不得志去,归江东。后商知政事,颇右之,欲白用,会商罢相,杨收疾之,贬方城尉,再迁隋县尉卒。集二十八卷,今编诗为九卷。 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太原人,宰相彦博裔孙。少敏悟,才思艳丽,韵格清拔,工为词章小赋,与李商隐皆有名,称温李。然行无检幅,数举进士不第,思神速,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成,时号温八叉。徐商镇襄阳,署为巡官,不得志去,归江东。后商知政事,颇右之,欲白用,会商罢相,杨收疾之,贬方城尉,再迁隋县尉卒。集二十八卷,今编诗为九卷。
《寄河南杜少尹》——温庭筠
十载归来鬓未凋,
玳簪珠履见常僚。
岂关名利分荣路,
自有才华作庆霄。
鸟影参差经上苑,
骑声断续过中桥。
夕阳亭畔山如画,
应念田歌正寂寥。
中文译文:
十年离乡归来,鬓发并未出现斑白,
佩戴华丽的簪子,脚踏珍贵的鞋履,看见了常常来往的僚属。
这并不涉及名利,分不清荣辱的路,
自有卓越的才华来腾飞。
鸟影参差错列在上苑,
马骑的声音断续地从中桥传来。
傍晚时分,亭子旁边的山如同画卷一样美丽,
应该会怀念正寂寥地唱田歌。
诗意赏析:
《寄河南杜少尹》这首诗写的是一个江湖游子的归来,描绘了归乡后的欣喜和淡然。诗开头以“十载归来鬓未凋”来形容归乡人的容貌,表现了主人公年轻的态度。接着描绘归乡人佩戴珍贵的服饰,见到常来往的僚属,突出主人公的优秀气质。接下来以“岂关名利分荣路,自有才华作庆霄”的抒发主人公对名利的淡薄态度和对自身才华的自信。最后描述了归程中的景色,鸟影参差和马骑声断续的描写增强了归乡之路的幽远感。最后一句以夕阳和山傍晚晚给读者展示归乡之后的平静,结尾处的田歌意味着主人公有着怀念田园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归乡人的心境,主人公内心对名利的淡薄态度与对自身才华的自信形成鲜明的对照,寄托了作者对人生追求真正价值的思考。同时,通过描写归程中的景色和田园之音,深化了诗中主题,增添了一种淡然、宁静的意境。
山月随客来,主人兴不浅。今宵竹林下,谁觉花源远。惆怅曙莺啼,孤云还绝巘.
杨柳长安陌,游车锦绣香。漫倾春日酒,误入少年场。意气青云客,风流白面郎。致身愁独晚,检点鬓毛苍。
花气深迷院,湖光曲抱城。浅春烽火暇,细雨笑谈清。舁翁看浮蚁,飞书报斩鲸。渔阳回席处,半著鲁诸生。
厅前柏,知君曾对罗希奭.我本癫狂耽酒人,何事与君为对敌。为对敌,洛阳城中花赤白。花赤白,囚渐多,花之赤白奈尔何。
禹锡当年出省台,玄都花谢转生哀。梅花不涉春风事,看取先生几度来。
翠幄成阴,谁家帘幕。绮罗香拥处、觥筹错。清和将近,□春寒更薄。高歌看簌簌、梁尘落。好景良辰,人生行乐。金杯无奈是、苦相虐。残红飞尽,袅垂杨轻弱。来岁断不负、莺花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