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草三间旧揭名,中藏一片爱君诚。
骚人赋尽群芳卉,得似梅边读易清。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復,学者称復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榦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寄鹤山魏侍郎》是宋代诗人陈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草草三间旧揭名,
中藏一片爱君诚。
骚人赋尽群芳卉,
得似梅边读易清。
诗意:
这首诗以寄托思念之情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鹤山魏侍郎的深情厚意。诗词描绘了一幅简陋的房屋,其中却蕴藏着诗人对魏侍郎的真挚爱意。他以骚人的才华,写尽了各种各样的芳草植物,但在这些芳草之中,只有梅花才能给他读书时的清新感受。
赏析:
这首诗以简约的语言,展现了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中的“草草三间旧揭名”描绘了一幅简陋的房屋,表达了诗人朴素的生活环境。然而,这个简陋的房屋中却蕴藏着诗人对魏侍郎的深深爱意。诗人借用骚人的才华,写尽了各种各样的群芳卉草,以彰显自己的文学造诣。然而,在所有芳草之中,只有梅花能够给他带来读书时的清新感受。这里的梅花不仅仅是一种植物的象征,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魏侍郎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清新宁静的渴望。
整首诗以简洁、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并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将作者的思念和渴望与自然景物相融合。这种唯美的表达方式,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魏侍郎的真挚情感,并在与自然的亲密联系中体味到诗意的深远。
一派清江两岸平,湿云将雨暗柴荆。十年一觉荆州梦,通济江头沌里行。
清樽泛菊。共剪西窗烛。一抹朱弦新按曲。更遣歌喉细逐。明朝匹马西风。黄云衰草重重。试问剑歌悲壮,何如玉指轻拢。
霅水碧悠悠,西亭柳岸头。夕阴生远岫,斜照逐回流。此地动归思,逢人方倦游。吴兴耆旧尽,空见白蘋洲。
房公昔漂泊,置酒此鸣琴。人事有忧乐,山光无古今。风流俱寂寞,结构尚萧森。松竹含虚籁,犹疑弦上音。
而立之年不啻过,十分减尽少年豪。吃它官饭如何稳,着了朝衫说甚高。勤向溪山供日课,剩栽花木足年劳。客来不周嗟无肉,菜本新添数百窠。
人人有个生缘,且非东土与西天。击珊瑚树枝枝好,撒水银珠颗颗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