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寄贺天童灭翁和尚》

接人筹室肯雷同,用治后机不犯锋。
把定牢关轻放过,一人标记一株松。

作者介绍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巖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寄贺天童灭翁和尚》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绍昙。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寄贺天童灭翁和尚,
接待来宾筹划室,心甘情愿雷同,
行政管理有方,不冲撞风头。
将门牢牢关好,轻轻地放行,
一人一株松树,作为标记。

诗意:
这首诗词是释绍昙寄给灭翁和尚的一首赞颂之作。诗中描述了灭翁和尚接待来宾时的仁慈和机智,他以和谐的方式处理事务,不会与他人争锋,而是以平和的态度接纳和解决问题。他将门牢牢关好,但又不拘泥于权威,轻松地放行,象征着他待人宽容,不拘小节。最后,每个人都有一棵松树作为标记,这代表着他们各自的身份和价值。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了灭翁和尚的为人处事之道。他以柔和的方式处理事务,不追求权威和胜利,而是注重和谐和善意的交流。将门牢牢关好,轻放过,表达了对他人的尊重和容纳,同时展示了他的胸怀和胆识。每个人都有一棵松树作为标记,显示了他对每个人独特价值的认可和尊重。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描写,展示了灭翁和尚高尚的品质和为人处事的智慧,以及对人性和和谐的追求。

  • 《适斋先生续乐天达哉行因继其后诗虽不工聊抒》

    乐天吾所敬,挂冠方一年。家事能几何,处置有后先。始卖南坊园,次卖东郭田。末乃货其庐,缗钱可三千。不为子孙计,冀可了目前。呜呼古之人,未易相比肩。颜子附郭外,不闻鬻其阡。渊明松菊迳,仲蔚蓬莱间。阙一尚不可,而况尽弃捐。先生果何心,达者未必然。适斋坚主人,归卧

  • 《点绛唇》

    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嫩阴绿树。正是春留处。燕子重来,往事东流去。征衫贮。旧寒一缕。泪湿风帘絮。

  • 《拟唐宫行词乐(四首)》

    绛阙楼台拥,琪园竹树齐。飘裳鸲鹆舞,激管鹧鸪啼。自会春长在,那知日易西。依稀化人国,解使穆王迷。

  • 《淳熙十六年皇后册宝十三首》

    帝有承命,稟于亲慈。后德克承,拜而受之。人伦既正,王化是基。亿载万年,永祚坤载。

  • 《墨梅》

    可是伤春故癯瘦,未应无意作娉婷。不须更向岭头觅,只此松煤画典型。

  • 《送仲至学士使北》

    圣策招怀万里戎,累年南向不弯弓。休论边使千金费,绝胜争城百战功。古驿玻璃晨暖酒,隆山狐貉暮排风。归途剩记殊方事,付与麟台逸史中。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