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寄河阳王宣徽》

谁谓萧条颍水边,能令嘉客少留连。
肥鱼美酒偏宜老,明月清风不用钱。
况值湖园方首夏,正当樱笋似三川。
自知不及南都会,勉强犹须托短篇。

作者介绍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寄河阳王宣徽》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谁谓萧条颍水边,
能令嘉客少留连。
肥鱼美酒偏宜老,
明月清风不用钱。

这首诗词以颍水边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宴会的赞美之情。诗人认为颍水边的景色虽然平淡,但却能让贵客们感到愉快,使他们不愿离去。诗人提到了肥美的鱼和美酒,暗示着宴会的丰盛和美味,而明月和清风则象征着自然的美好,无需金钱即可享受。

况值湖园方首夏,
正当樱笋似三川。
自知不及南都会,
勉强犹须托短篇。

诗人接着描述了当前的季节和景色。他说现在正是初夏时节,湖园中的樱花和竹笋正如同三川地区一样茂盛。诗人自知自己的才华不及南都(指京城)的文人,但他仍然努力写作短篇诗文,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宴会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己才华的自知之明。诗人以平淡的景色和简短的篇幅,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 《湖上隐居》

    湖水入篱山绕舍,隐居应与世相违。闲门自掩苍苔色,来客时惊白鸟飞。卖药比尝嫌有价,灌园终亦爱无机。如何天竺林间路,犹到秋深梦翠微。

  • 《春社词》

    吴台翫春锁春色,雨刷花光入龙国。田边大树啼老鸦,野去痴醉寒查牙。年华欲往风雷恶,兰脸知秋泪先落。时荣时谢无了时,扶起混沌须神医。

  • 《去夏孙从之示玉蕊佳篇时过未敢赓和今年此花》

    食菜曾饕三百困,种花重看一番新。洞仙旧赏轮无迹,工部高吟笔有神。叠雪雅宜歌白雪,送春仍欲卖青春。向来伪贴今冰释,从此嘉名遍广轮。

  • 《以假鱟豆鼓送郑顾道》

    黄岩贡篚针俎赤,浮玉僧盘豆酱寒。走送似呈花下客,看花容易别花难。

  • 《梅花诗》

    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山河虽好非完璧。不信黄金是祸胎。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三百年来终一日。长天碧水叹弥弥。天地相乘数一原。忽逢甲子又兴元。年华二八乾坤改。看尽残花总不言。毕竟英雄起布衣。朱门不是旧皇畿。飞来燕子寻常事。开到李花春已非。

  • 《清平乐(向伯恭韵木犀)》

    秋光如水。酿作鹅黄蚁。散入千岩佳树里。惟许修门人醉。轻钿重上风鬟。不禁月冷霜寒。步障深沉归去,依然愁满江山。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