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三秋色,萧条古寺间。
无端登水阁,有处似家山。
白日生新事,何时得暂闲。
将知老僧意,未必恋松关。
杜荀鹤,字彦之,池州人。有诗名,自号九华山人。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復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衆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杜荀鹤,字彦之,池州人。有诗名,自号九华山人。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復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衆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霁后登唐兴寺水阁》
一雨三秋色,萧条古寺间。
无端登水阁,有处似家山。
白日生新事,何时得暂闲。
将知老僧意,未必恋松关。
中文译文:
一场雨,落尽了三个秋天的颜色,
寺庙之间笼罩着凄凉的气氛。
毫无缘由地登上水阁,
却感觉有个地方舒适如家。
白天带来了新的事物,
何时才能获得片刻闲暇呢?
即使了解了老僧的心愿,
也未必会留恋松关。
诗意和赏析:
杜荀鹤在这首诗中以雨后的景色描绘了萧条古寺。他笔墨简洁而又准确地表达了对僧人生活和自身忙碌的思考。
诗的前两句“一雨三秋色,萧条古寺间”描绘了雨后古寺的景色,一场秋雨过后,景色变得更加凄凉,带给人一种阴郁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无端登水阁,有处似家山”表达了作者没有任何缘由地登上水阁,但却感觉那里仿佛是自己的家。这里的水阁象征着安静和艺术的避难所,使人摆脱尘世的纷扰。
第五句“白日生新事,何时得暂闲”提出了作者对于闲暇的渴望。他感慨自己被繁忙的日常所束缚,没有时间来享受生活的美好和宁静。
最后两句“将知老僧意,未必恋松关”表达了作者对僧人的思考。他认为即使了解了老僧的心愿,也未必会留恋在僧人的境地里。
整首诗以简练的文字勾勒出了一幅雨后寺庙与自然山景的对比,同时也映照了作者内心对宁静和自由的向往。杜荀鹤通过诗歌表达了他对繁忙生活的不满和对自然、艺术以及内心宁静的追求。
闻说朝家念履簪,朵颐安肯学羊斟。批涂曾举词臣职,芹曝终怀野老心。晓镜鬓须难染摘,夜檠手口尚披吟。世间蚓窍更鸣和,未识王孙半岭音。
今日都无病,沉吟算此生。誓将全晚节,懒复问修程。畏事防忧患,收心入老成。近时学康节,更敢竞时名。
长相思。望归难。传闻奉诏戍皋兰。龙城远。鴈门寒。愁来瘦转剧。衣带自然宽。念君今不见。谁为抱腰看。
有頍者弁,实维伊何?尔酒既旨,尔肴既嘉。岂伊异人?兄弟匪他。茑与女萝,施于松柏。未见君子,忧心奕奕;既见君子,庶几说怿。有頍者弁,实维何期?尔酒既旨,尔肴既时。岂伊异人?兄弟具来。茑与女萝,施于松上。未见君子,忧心怲怲;既见君子,庶几有臧。有頍者弁,实维在
祀盛体荐,礼协粢盛。方周假庙,用鲁纯牲。捧彻祗敬,击拊和鸣。受釐归胙,既戒而平。
珉玉玢幽,裹蹄精良。既刻厥文,亦铸之章。象德维河,至静而方。辅我光尧,万夺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