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寄怀》

雨足新晴后,凉生静夜时。
支筇谁得见,惟有鹭鸥知。

作者介绍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作品评述

《寄怀》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赵蕃。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感慨和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雨刚刚停歇,新晴的天空。凉意逐渐弥漫,夜晚变得宁静。谁能看到支筇(一种植物)的美景,只有鹭鸥明了其中的意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雨后新晴的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绪和情感。雨过天晴的瞬间,大地上充满了凉意,夜晚的宁静更加深了这份凉意。这种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受相互交融,形成了一种静谧而忧郁的氛围。

诗中提到的支筇,是一种象征寂静和幽深的植物。它的存在暗示了一种被人们忽略的美好。然而,只有鹭鸥才能真正理解支筇的美丽和诗人的思念。鹭鸥是一种自由飞翔的鸟类,它们常常在静谧的夜晚出现,与寂静的大自然相伴。鹭鸥的存在在诗中起到了一个倾诉者的角色,它们似乎是唯一能够理解诗人内心情感的存在。

这首诗通过对雨后新晴景象和自然元素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怀念和对于宁静、寂静的向往。诗人通过对鹭鸥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情感的寄托和诉说。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媒介,将诗人的思绪与自然融为一体,营造了一种寂静、幽深而又忧郁的情感氛围。

  • 《效阮公诗》

    阴阳不可知。鬼神惟杳冥。暂试武帝貌。一见李后灵。同情沦异物。有体入无形。贤圣共草昧。仁智焉足明。变化未有极。恍惚谁能精。

  • 《齐天乐(令狐佥迁新廨)》

    雕阑曲曲芙蓉水,天然一时潇洒。露浥冰壶,风摇玉佩,缥缈蓬莱如画。银烛欲下。照藻桷翚飞,杏梁虹架。如此规模,杜棱何止万间厦。明年春燕归早,卷帘应认得,旧家王谢。袖里经纶,幕中佳话,高断云根谁写。青冥纵靶。看人在金坡,炬莲盈把。句忆湘南,渌池明月夜。

  • 《宫词一百首》

    天街御膳写臣封,随例朝朝进六宫。后苑日高催泛索,茶床擎出绣云龙。

  • 《送从弟长安下第南归觐亲》

    白日不得照,戴天如戴盆。青云未见路,丹车劳出门。采薇秦山镇,养亲湘水源。心中岂不切,其如行路难。为文清益峻,为心直且安。芝兰未入用,馨香志独存。他门种桃李,犹能荫子孙。我家有棠阴,枝叶竟不繁。心醉岂因酒,愁多徒见萱。征徒忽告归,执袂殷勤论。在鸟终为凤,为鱼

  • 《咏史下》

    崩奔尧后一孤儿,跖狗成群共肆欺。贾诩未设曹操日,自为汉贼已多时。

  • 《题存思庵壁》

    香饭炊鱼白,新醅擘蟹黄。秋风元不恶,乡思自难忘。田水闲无用,山云薄有光。篆畦消息好,一路木樨香。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