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子推不去,可人费招呼。
世事每如此,我生亦何娱。
黄生後来秀,纯茂静者徒。
不见动经月,来亦不须臾。
人事已好乖,可复自作疏。
子虽向人懒,胜处不可孤。
迨此田事休,仍当寒雨余。
深知阻泥泞,步屐意何如。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寄黄充》是宋代陈师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寄黄充
俗子推不去,可人费招呼。
世事每如此,我生亦何娱。
黄生後来秀,纯茂静者徒。
不见动经月,来亦不须臾。
人事已好乖,可复自作疏。
子虽向人懒,胜处不可孤。
迨此田事休,仍当寒雨余。
深知阻泥泞,步屐意何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寄托之意写出了作者陈师道对黄充的思念之情。诗中作者自称为"俗子",意指自己平凡无奇的身份,推开世俗之门不易。他感叹世事的常态,无论是在他的生活中还是在他的内心深处,都无法找到真正的乐趣和满足。
作者提到黄充,黄充是一个后来显得出色的人,但他的纯真和安静只是徒有其表。作者说黄充很久都没有露面,但即使他来了,也不会有多长时间。这暗示着黄充和作者之间的距离,他们的交往已经疏远,人事已经改变,让他们变得陌生。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对黄充的期望和勉励。他说即使黄充懒散不愿主动与人交往,但在胜利的时刻,不能孤立自己。当田园事务告一段落时,作者期待与黄充再度相聚,共同度过寒雨之余。作者深知世事阻隔的泥泞,但仍希望能够趋近黄充,不知如何以屐履泥泞。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对黄充的思念和对友谊的珍视,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友情的期待。通过对黄充的追忆,作者唤起了读者对于珍爱友谊和关怀他人的共鸣。
老杜风前得句时,等闲开口便成诗。就中一著巴鼻,却把驴儿当马骑。
三载尘埃积寸心,空斋暗锁一床琴。忽闻宫徽相勾引,聊整徽弦发旧音。
兹亭废已久,厥趾犹在哉。清风为我起,疑有精灵来。神交念宫相,临砌倾一杯。回头问黄菊,寂寞与谁开。
蒙慢未能忧悄悄,得闲时复醉昏昏。知君亦学无言语,岂悟维摩不二门。
小槛移灯灺,空房锁隙尘。额波风尽日,帘影月侵晨。香辣更衣后,钗梁拢鬓新。吉音闻诡计,醉语近天真。妆好方长叹,欢馀却浅颦。绣屏金作屋,丝幰玉为轮。致意通绵竹,精诚托锦鳞。歌凝眉际恨,酒发脸边春。溪纻殊倾越,楼箫岂羡秦。柳虚禳沴气,梅实引芳津。乐府降清唱,宫厨
谁识飞竿巧艺全。儿童群戏艳阳天。十分险处却安然。海燕舞空萦弱絮,岭猿连臂下层颠。算来真个肉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