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魂荡孤舟,波声塞两耳。
不眠闻管弦,方悟江城里。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爲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着作除《西湖百咏》二卷外,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事见《西湖百咏》自序及本集有关诗篇,《绝妙好词笺》卷六有传。 董嗣杲词,一至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庐山集》爲底本,第六卷以《四库全书·英溪集》爲底本,七、八两卷以清光绪丁氏嘉惠堂刊《西湖百咏》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从《诗渊》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九卷,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诗编爲第十卷。
《寄江城口占》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董嗣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梦魂荡孤舟,
波声塞两耳。
不眠闻管弦,
方悟江城里。
诗意:
诗人在诗中描绘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他形容自己的心灵如同一艘孤独的小船在梦境中荡漾。他的耳朵被波浪声音所充塞,无法入眠,只能听到远处传来的管弦乐声。直到这时,他才领悟到自己身处江城的内涵和意义。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领悟。诗人使用了象征性的意象,将自己比作一艘孤舟,突出了他与外界的隔绝和孤独感。波浪声充塞了他的耳朵,形象地描绘出他内心的喧嚣和纷乱。然而,正是在这个不眠之夜,他通过听到远处传来的管弦乐声,才恍然大悟江城的真正内涵和价值。
整首诗词通过对个人境遇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于人生和环境的思考。他在孤独和困顿中,通过感知外界的美好事物,获得了对江城的新认识。这种领悟和思考的过程,也可视为诗人对于自我成长和人生意义的追寻。
这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简短的描写,诗人刻画了自己内心的沉思与领悟,展现了他对于人生、自我和世界的深刻思考。同时,诗人运用意象和音乐元素,丰富了诗词的表现力,使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喧嚣和领悟。这首诗词反映了宋代文人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追求,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嘉木开繁阴,叠障围空翠。蟠极得疏梅,凛凛有高致。馀芳敢追扳,薰莸不同器。相期忘机友,共结棲真计。清姿固可人,所乐在臭味。
薄游厌人境,振策穷幽躅。理公所开凿,遗迹在岩麓。秋杪霜叶丹,石面寒泉绿。仰窥条上猿,攀萝去相逐。物情一何适,人事有羁束。却过猊峰回,遥望松林曲。前山夜来雨,湿云涨崖谷。缥缈辨朱甍,禅房带修竹。故人丹丘彦,抱被能同宿。名篇聊一咏,异书欣共读。蹉跎未闻道,黾勉
仁莫如父子,义莫如君臣。二者尚有失,自馀恶足论。
处处如雷针在舌,咂肤成群难扑灭。主人作官重膏血,未劳挥拂蚊自绝。荆棘不产茅山帝,天台有菌皆可尝。期君守此化民术,异类尽令回善良。
妾住越城南,离居不自堪。采花惊曙鸟,摘叶喂春蚕。懒结茱萸带,愁安玳瑁簪。待君消瘦尽,日暮碧江潭。
天下名山数南国,岘首首推襄汉域。前年假节使湖外,道出铜鞮一攀陟。檀溪西下烟雨繁,梦泽南回云雾织。绝壁颓岩画障开,阳林杂蘤天光逼。飘然不减京台乐,城阙弦歌野耕植。借问人心谁见思,云来远庇羊公德。乃知仁爱与山俱,奚用沈碑衒金刻。追询耆旧访祠宇,迟拜丹青纪聪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