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寄蒋山痴绝和尚》

没弦琴三弄五弄,无孔笛一声两声。
明月浮空天似水,长安归梦恰三更。

作者介绍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歷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巖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隠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爲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孙震《石溪心月禅师语录序》、杨栋《御书传衣庵记》。 释心月诗,以辑自《语录》的诗及《语录》、《杂录》中单编的诗合编爲四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寄蒋山痴绝和尚》

中文译文:
没有琴弦的琴弹了三弄、五弄,
没有孔的笛吹了一声、两声。
明亮的月亮漂浮在空中,宛如水面,
长安的归梦正好在深夜三更。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释心月所作,描绘了一种寄托思念之情的意境。诗中通过琴和笛来象征与远方相隔的心灵交流,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作者以明亮的月亮和深夜的时刻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寂静、幽雅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思念。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深情的思念之情。没有琴弦的琴和没有孔的笛,象征着远方友人的存在,虽然无法直接相见,却能通过心灵的交流传递情感。明亮的月亮浮空天空,宛如水面的意象,增添了诗意的唯美和虚幻感。长安归梦恰逢三更,揭示了诗人在深夜时刻思念远方友人的心情。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琴、笛、月亮和深夜的描绘,将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一种清新、凄美的感觉。

这首诗词充满了禅意和隐逸的情怀,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清秀风雅。通过对琴、笛、月亮等意象的运用,诗人将内心的情感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融入到自然景物中,使诗词具有了深远的意境和思考空间。整首诗行井然有序,用词简练,给人以悠远、空灵的感受,同时又流露出一种深情厚意,给读者带来一种思考和共鸣的机会。

  • 《好事近》

    绿泛一瓯云,留住欲飞胡蝶。相对夜深花下,洗萧萧风月。从容言笑醉还醒,争忍便轻别。只愿主人留客,更重斟金叶。

  • 《孤兴》

    晴日暖珠箔,夭桃色正新。红粉青镜中,娟娟可怜嚬。君子在遐险,蕙心谁见珍。罗幕空掩昼,玉颜静移春。江瑟语幽独,再三情未申。黄鹄千里翅,芳音迟所因。

  • 《老病幽独,偶吟所怀》

    眼渐昏昏耳渐聋,满头霜雪半身风。已将身出浮云外,犹寄形于逆旅中。觞咏罢来宾阁闭,笙歌散后妓房空。世缘俗念消除尽,别是人间清净翁。

  • 《闲居杂书示王孙(二首)》

    操杵力不任,当垆心自鄙。花时掩关坐,焚香读《秋水

  • 《蚕麦》

    村村桑暗少桑姑,户户麦丰无麦奴。又是一年春事了,缫丝捣麦笑相呼。

  • 《泊扬子江岸》

    山映南徐暮,千帆入古津。鱼惊出浦火,月照渡江人。清镜催双鬓,沧波寄一身。空怜莎草色,长接故园春。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