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卧病白头翁,孤愤犹存涕泪中。
竹叶有阴唯待月,莲花自殒不须风。
明朝白帝行商令,何日黄麾入汉宫。
一死等闲无足惜,道人第一莫谈空。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爲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爲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着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復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爲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寄焦山成老高邮滋老》是宋代晁说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他乡卧病白头翁,
孤愤犹存涕泪中。
竹叶有阴唯待月,
莲花自殒不须风。
明朝白帝行商令,
何日黄麾入汉宫。
一死等闲无足惜,
道人第一莫谈空。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身处异乡,卧病在床。尽管他孤独而愤怒,但眼泪却仍然流淌。他观察到竹叶只有在月光下才有阴凉,而莲花却自己凋谢,无需风的吹拂。他期待着明朝时期的改革,希望能够看到白帝行商令的到来,黄麾进入汉宫。最后,他表达了对死亡的淡然态度,认为一死并不足为奇,而真正重要的是修道者不应该谈论虚无。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代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通过描绘白发苍苍的老人,诗人展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孤独、愤怒的感受。竹叶和莲花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于阴凉和凋谢的思考,暗示了他对于社会变革的期待和对于自然规律的思考。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死亡的淡然态度,强调修道者应该关注实际而非虚无。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思想性。
我登海山巅,群丘眇如芥。客来谈九州,更诘谁小大。神疲穆满驭,足茧神始载。终然方寸心,扰扰躯壳外。流光如急水,一去难得再。归来坐虚室,始觉身安泰。老马宁为驹,即且或甘带。名迹吾不嫌,全生聊远害。明有不见睫,智有不卫足。学静三十年,晚始悟无欲。履卑惧名高,居群
郊园草已遍,杂卉驻余春。游丝牵木杪,孤莺鸣水滨。羁人怀旧居,日夕自伤神。遥遥千里途,岂复念苦辛。欣然入场圃,儿女各来亲。当轩释负檐,拂去衣上尘。老夫行役久,归来志复伸。陶潜爱清风,张生思故莼。援笔为此诗,示我邻里人。
竹里编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闲眠尽日无人到,自有春风为扫门。
杰阁横空爽气收,一时胜概压岩幽。要将绣岭匿峰色,分入霞城栖月楼。雌霓挂檐供彩笔,雄风拂面快金瓯。才华便合冲霄去,应为看云却少留。
栖迟林壑,甚雍容、雅量气横寥廓。人道魁然真宰辅,心在朝家黄阁。几卷闲书,一门清乐,不羡千金橐。诸郎楚楚,凤毛辉映麟阁。今岁锦席云凉,菊香添麝,竹树烟霏薄。风爱堂前秋气好,歌里甘棠如昨。十二金钗,百壶清酒,细把红螺酌。年年此日,醉看清**鹤。
京尘睬目厌黄埃,萧飒风棂听雨来。心似芭蕉半憔悴,喜闻蛰户一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