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寄介甫》

天门廉陛郁巍巍,势利宁无淡泊讥。
谁与跖徒争有道,好思吾党共言归。
古人踽踽今何取,天下滔滔昔已非。
终见乘桴去沧海,好留余地许相依。

作者介绍

王令(一○三二~一○五九),字逢原,初字钟美,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因幼年丧父,育于游宦广陵之叔父王乙,遂占籍广陵(今江苏扬州)。少时尚意气,后折节力学。不求仕进,以教授生徒爲生,往来于瓜州、天长、高邮、润州、江阴等地。仁宗至和元年(一○五四),王安石奉召晋京,途经高邮,令投赠诗文,获安石赏识,结爲知己,遂公文学知名。卒于嘉祐四年,年二十八。有《广陵先生文集》,长期以抄本流传,分卷多寡不一。事见王安石《王逢原墓志铭》及门人刘发《广陵先生传》(见《广陵集》附录)。 王令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广陵集》三十卷(其中诗十八卷)爲底本。校以明抄本(简称明本,藏北京图书馆)、一九二二年吴兴刘氏嘉业堂刊本(简称嘉业堂本),并采用沈文绰点校本《王令集》校记(简称沈校)。明抄本有拾遗一卷,据以补入,编爲第十九卷。

作品评述

《寄介甫》是一首宋代王令创作的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门廉陛郁巍巍,
势利宁无淡泊讥。
谁与跖徒争有道,
好思吾党共言归。
古人踽踽今何取,
天下滔滔昔已非。
终见乘桴去沧海,
好留余地许相依。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和自己所处境遇的思考和感慨。

诗的前两句写道:“天门廉陛郁巍巍,势利宁无淡泊讥。”这里的“天门”指的是朝廷,而“廉陛”则指官场,表明官场的气氛压抑而沉重。作者感慨现实社会的势利和浮躁,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很难有人能够保持淡泊和纯粹的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谁与跖徒争有道,好思吾党共言归。”指出了作者自己的心境和追求。这里的“跖徒”指的是跖宿,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个人物,代表着坚持正道和追求真理的人。作者希望能够与这样的人一起,共同追求真理和理想,回归自己的党派(可能指的是同道或志同道合之人)。

接下来的两句“古人踽踽今何取,天下滔滔昔已非。”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人事沧桑的感叹。作者思考着古人曾经孤身一人在历史长河中追求理想,而现在的时代已经变得繁华和喧嚣,已经与古人的追求有所不同。

最后两句“终见乘桴去沧海,好留余地许相依。”表明了作者的决心。他决定离开现实的尘嚣,追随古人的榜样,去追寻更高的境界和理想的归宿,同时也希望留下一些余地,与志同道合的人相依为伴。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虚荣和浮躁的失望,同时又表达了追求真理和理想的决心和向往。作者通过对古人的思索和自己的选择,表达了对于纯粹和淡泊生活的追求,展示了对于人生价值和境界的思考。

  • 《寄洪与权》

    剑气寒高倚暮空,男儿日月鏁心胸。莫藏牙爪同痴虎,好召风雷起卧龙。旧说王侯无世种,古尝富贵及耕佣。须将大道为奇遇,莫踏人间龌龊纵。

  • 《句》

    三山排鼎足,七塔布琴弦。

  • 《赠医士清溪居士丘通甫》

    乃翁挟艺专淮乡,使死者生危不亡。远如扁鹊师长桑,又如近世庞安常。所交者谁龙虎骧,真李临淮郭汾阳。军门出入一药囊,精兵十万无金疮。参苓硝石雄附姜,补泻虚实调炎凉。晚择所从遨真扬,郄家太尉王东床。有子有子跨灶郎,半夜衣传肘后方。清溪居士清名香,心欲识面形参商。

  • 《园桂初发邀同社小饮》

    故故论年赏,新看惜未多。一香参众树,千月下纤娥。今雨胡能阻,秋虫亦复歌。有情毋恡醉,斯世合婆娑。

  • 《即事》

    宝策欢传万岁声,涂山执玉萃华缨。独怜太史周南滞,不预尧阶贺太平。

  • 《秋夜怀洛下一上人》

    游宦忘机久,心源亦自澄。夜听吴苑雨,秋忆洛城僧。木叶惊栖鸟,寒窗暗静灯。何时过竹院,一得问三乘。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