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度野窗下,看君所寄诗。
识韩虽未遂,说项已先知。
独鹤留晴影,残花怕雨时。
苦无千里远,每恨纳交迟。
顾逢,字君际,号梅山,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尝举进士不第,学诗于周弼,与同时陈泷、汤仲友、高常擅名于理宗端平、淳祐间,有苏臺四妙之称。长于五言,弼称之爲顾五言,自署其居爲五言田家。有诗十卷,已佚。元初辟爲吴郡教谕,卒年七十四。事见明正德《姑苏志》卷五四、《元诗选》癸集甲。 顾逢诗,据《诗渊》等书所录,编爲一卷。按:明《诗渊》辑顾逢诗,似将逢与梅山顾先生视爲二人,诗中并有《顾逢诗集》之题,是否一人已不能明。
诗词:《寄金坛汤进卿》
作者:顾逢
朝代:宋代
几度野窗下,看君所寄诗。
识韩虽未遂,说项已先知。
独鹤留晴影,残花怕雨时。
苦无千里远,每恨纳交迟。
【中文译文】
多少次在野外的窗下,阅读你寄来的诗篇。
虽然未能达成对韩的理解,但已经预知到了项羽的命运。
独自的鹤停留在明亮的影子中,残破的花朵害怕雨水的时刻。
我苦于无法与你千里相隔的远方相会,每每懊悔交往迟缓。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顾逢所作,以寄托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绘窗下的景象,呼应了诗中的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遗憾之意。
首先,诗人提到自己多次在野外的窗下读友人所寄来的诗篇。这一情节表明了诗人对友人诗作的重视和欣赏,窗外的自然景色也为诗人提供了静谧的阅读环境。
接下来,诗人提到自己虽然未能理解韩愈的诗作,但已经预知到了项羽的命运。这里,韩愈和项羽被用来象征两种不同的命运和人生道路。诗人可能对韩愈的诗作产生了一些困惑,但对项羽的命运已有所了解,这也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的了解和信任。
诗中还出现了独自的鹤和残破的花朵的意象。独鹤留晴影,暗示了友情中的珍贵和稳定,它在晴朗的天空中停留,给人以希望和欣慰。而残花怕雨时,则表达了友情的脆弱和容易受伤的一面,它们害怕雨水的侵蚀,象征了友情的挑战和考验。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遗憾和思念之情。诗人苦于无法与友人千里相隔的远方相会,每每懊悔交往的迟缓,这体现了对友人深深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交往时机的遗憾。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韩愈、项羽等历史人物的引用,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历史和自然相融合,赋予了诗作深刻的意义与情感共鸣。
屡见高文试泽宫,长年参校愧龙钟。悬黎待价由来久,绿绮知音不易逢。吉语乍闻随鹊喜,归期专欲问龟从。到家莫负如泥约,光禄供醪味渐浓。
返观三景。增得灵砂盈满鼎。光耀华婴。点化琅?宇宙清。江天夜月。宝桂玲珑澄皎洁。惟我亲栽。有似琼花火里开。
龙眠幻出摩诘句,想见落笔怀抱空。只有古今情不尽,渭城杨柳几春风。
水影沉云冷碧天,自撑小艇摘湖莲。忽然吟得西风句,正在斜阳落雁边。
屋角园虽小,幽深隔市尘。杖藜时自适,杯酒乐天真。松磴规模古,茅檐日月新。闲花三十种,相对四时春。
兰亭曲水擅风流。移宴向清秋。黄花未应憔悴,盏面尚堪浮。围艳质,发歌喉。细相酬。明年此会,主人还是,在凤池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