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日短道路长,白云飞去知吾乡。
大江之东渭之北,念吾故人何可忘。
别来杨柳春依依,只今开到梅花香。
扁舟漫浪归未得,京尘海裹安行藏。
身名未立仰天笑,床头夜夜鸣干将。
羡师物外无宠辱,庭前柏树常苍苍。
吁嗟急羽飞不到,二千里外空相望。
五云前坠满室光,报师之意无以将。
篇诗滚墨才淋浪,一声雁过天南翔。
刘学箕,字习之,号种春子,因家有方是闲堂,又号方是闲居士,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子翚孙,珌子。生平未仕,但游歷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歷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宁宗嘉泰四年(一二○四)始返乡。嘉定八年(一二一五),又游安康(今陕西汉阴),是时年将届六十。着作由弟子游郴(季仙)于嘉定十年编爲《方是闲居士小稿》二卷,曾刊行,已佚。元惠宗至正二十一年(一三六一)裔孙刘张获旧本重刊。而今《两宋名贤小集》卷二三八《方是闲居士小稿》所收诗,大多爲元刊本所无,其中《和陆明叟》「所愧微官相束缚,何因共访酒家帘」,亦与诗人生平不合。未详《小集》据何辑入。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序跋。 刘学箕诗,以元至正屏山书院刊《方是闲居士小稿》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两宋名贤小集》多出底本的诗,编爲第二卷。
《寄静庵》是刘学箕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寒日短道路长,
白云飞去知吾乡。
大江之东渭之北,
念吾故人何可忘。
别来杨柳春依依,
只今开到梅花香。
扁舟漫浪归未得,
京尘海裹安行藏。
身名未立仰天笑,
床头夜夜鸣干将。
羡师物外无宠辱,
庭前柏树常苍苍。
吁嗟急羽飞不到,
二千里外空相望。
五云前坠满室光,
报师之意无以将。
篇诗滚墨才淋浪,
一声雁过天南翔。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离乡别亲友后的思乡之情以及对故人的思念之情。首先,作者描述了天寒日短和道路漫长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离乡的遥远和困难。白云飞去,使作者意识到自己离故乡已久。大江之东,渭之北,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不愿忘记故人。杨柳依依,梅花香开,春天的景象使作者更加怀念家乡和亲友。但是,作者的扁舟漫浪,返乡之路未得到实现,被京城的尘埃和汹涌的人潮所掩埋。尽管作者的身份和名声尚未建立,但他仰望天空,坚定地微笑着。每夜在床头,他听到干将鸣叫,这象征着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努力。作者羡慕那些物外宠辱的人,他们在庭院里的柏树下常常显得青翠苍苍。然而,作者的心中充满了无奈,因为急羽飞不到他的故乡,他们只能在二千里的距离中空相望。五云前坠,满室光明,这是对师长的敬意和感激之情的表达,然而,作者却无以将这份意思回报给师长。最后,作者自嘲地说,他的诗篇滚动着墨汁,才情如浪涌起,就像一声雁过,翱翔在南方的天空。
这首诗词通过对离乡别亲人、思念故人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家乡和亲友的深深思念之情。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经历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在他乡的辛酸和不易,同时也展示了对未来的期许和对师长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和个人经历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思绪和情感起伏。
何年锡杖斫清甘,天遣深源寿此庵。金魇万枝浮倒影,为君题作菊花潭。
非男女之相,出有无之量。透万机之前,超三界之上。穷而通,简而当。松含月兮夜寒,溪带雨而春涨。
高广与城埒,平夷似砥同。举头瞻近日,敌面怯东风。千嶂履屐下,重湖几席中。吾乡那有此,几欲傲愚公。
东门郭外七桐里,知有宣州别驾家。再世从游心自喜,暂时觞咏语无哗。平田寒日行孤鹜,枯木凄风集乱鸦。酒圣诗狂休问我,淋漓颠倒任横斜。
寒夜清,帘外迢迢星斗明。况有萧闲洞中客,吟为紫凤呼凰声。瘿木杯,杉赘楠瘤刳得来。莫怪家人畔边笑,渠心只爱黄金罍。落霞琴,寥寥山水扬清音。玉皇仙驭碧云远,空使松风终日吟。莲花烛,亭亭嫩蕊生红玉。不知含泪怨何人,欲问无由得心曲。金火障,红兽飞来射罗幌。夜来斜展
谪下三清列八仙,获调羹鼎侍龙颜。吟开锁闼窥天近,醉卧金銮待诏闲。旧隐不归刘备国,旅魂长寄谢公山。遗编往简应飞去,散入祥云瑞日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