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怀元自恶,非是为秋悲。
一别又三载,百年能几时。
音书无雁时。
音书无雁寄,心事有鸥知。
遥想菊坡菊,西风香满篱。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发平生豪放之气爲诗文”。以游幕和教馆爲生,曾较长期客越中王英孙(竹所)、任月山家。与宋遗民林景熙、仇远等多有交往,释绍嵩《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亦摘录其句。卒年八十余。晚年曾自编其诗爲《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 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譌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余首。
《寄菊坡吴府判》是宋代黄庚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客怀元自恶,非是为秋悲。
一别又三载,百年能几时。
音书无雁时。
音书无雁寄,心事有鸥知。
遥想菊坡菊,西风香满篱。
诗意:
这位客人内心深感岁月的流转,不过并非因为秋天而感到悲伤。一别之后已经过去了三年,百年的时光又能有多少呢?再也没有雁儿传递音信的时候了。没有音书传来,但心中的事情却被鸥鸟所知。遥想起菊坡上的菊花,西风吹拂,香气弥漫在篱笆间。
赏析:
这首诗词以客人的思念之情为主题,表达了离别和岁月流转的感慨。诗中的客怀元自恶,指的是客人自己对于岁月流逝的感到悲伤,而不是因为秋天而感到悲伤。三年的分别让他对于时间的流逝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百年的时光又显得如此短暂。诗中的雁儿和鸥鸟被用来对比传递音信和心灵的沟通,强调了思念之情的存在。最后,诗人以菊坡上的菊花和西风的香气作为落笔点,展示了客人对故乡的思念和温馨的场景描写,增加了诗词的情感层次。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客人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增添了诗词的意境和趣味。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而深沉,读来令人心生共鸣。
入夏久不雨,旱势已岌岌。蛙蛤徒自喧,蛟龙卧如蛰。何由白水满,但守青秧泣。上天忽悔祸,川云起呼吸。虚檐雨竞泻,平野苗尽立。儿停蹋沟车,妇免忧谷汲。人言雨非雨,乃是倾玉粒。移床亦细事,敢叹屋漏湿!
舜功远矣世犹思,谁谷吾州赖两陂。待与閟宫碑岁月,并为神作送迎诗。
往在艺祖,未遑拓宇。遗我圣宗,启此北上。顾告太庙,惟皇孝武。
每恨元宵雨,收灯遽喜晴。喧阗虽倦逐,勃窣漫徒行。入夜寒无赖,随人月有情。旅怀忘晤赏,拥鼻有诗成。
别恨眉尖无数。后夜王孙何处。歌馆与妆楼,目断行云凝伫。凝伫。忆泪千行红雨。
虎变龙腾各有心,诸公高宴盍朋簪。烂开数对迎祥烛,合噪仍来报喜禽。人似月娥元自近,酒名天禄莫辞深。坐中五客联登去,他日华堂榜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