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头柏顶碧森森,虚槛寒吹夏景深。
静社可追长往迹,白莲难问久修心。
山围四面才容寺,月到中宵始满林。
争学忘言住幽胜,吾师遗集尽清吟。
峰前林下东西寺,地角天涯来往僧。
泉月净流闲世界,杉松深锁尽香灯。
争无大士重修社,合有诸贤更服膺。
曾寄邻房挂瓶锡,雨闻岩溜解春冰。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诗词《寄匡阜诸公二首》的中文译文如下:
松头柏顶碧森森,虚槛寒吹夏景深。
静社可追长往迹,白莲难问久修心。
山围四面才容寺,月到中宵始满林。
争学忘言住幽胜,吾师遗集尽清吟。
峰前林下东西寺,地角天涯来往僧。
泉月净流闲世界,杉松深锁尽香灯。
争无大士重修社,合有诸贤更服膺。
曾寄邻房挂瓶锡,雨闻岩溜解春冰。
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寄给匡、阜等公的两首诗。第一首描写了一幅夏日景色的图景,松柏高耸,静谧凉爽,表现了夏日的寂静和凉爽。第二首则以描写山寺、月夜和僧侣生活为主题,表达了对禅修人生和纯净世界的向往和追思。
诗人以自然景物描绘了诗中的场景。第一首描绘了松头和柏顶的景象,绿色的浓密松柏给人一种清凉和静谧的感觉。同时,描述了虚槛上的寒风吹拂夏景的情景。第二首则描绘了山寺和月夜的景象,山围四面容纳着山寺,月光灿烂如盛夏之夜,给人以宁静、祥和的感受。
诗人在表达对修行人生和纯净世界的向往。第一首中,静谧的社会能够追寻长远的历史足迹,而白莲则难以寻问修行人心的时间之长久。第二首中,吾师遗集尽情吟唱,表明了诗人对修行者的敬仰和推崇,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和尚们修行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透露出一种对于宁静、纯净和修行文化的追求和向往。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修行者的赞美,抒发了对修行人生和纯净世界的向往和敬仰之情。对于修行者来说,修行之路并不易行,但仍然可以倾心于胜境,寻求内心的宁静和净化。同时,诗人也表达出了对于修行者的敬重和向往,将他们比作有益于社会和人心的先知和先行者。
伊昔升平事,中州见最先。洛花凝晓月,巩树霭寒烟。相业归貂宠,胡尘溺汉天。几多垂白叟,涕泪日潸然。
冲寒到郡待花开,花未开时却遣回。敢意三年容我隐,只如千里访君来。二崤毂击何为者,五老云霾安在哉。更约劖诗猿虎谷,它年重过扫莓苔。
日暮杨花飞乱雪。宝镜慵拈,强整双鸳结。烧罢夜香愁万叠。穿暗避阶前月。凤尾罗衾寒尚怯,却悔当时,容易成分别。闷对枕鸾谁共说。柔情一点蔷薇血。
白发萧萧老空谷,人叹厄穷心自足。东郊晓射堕锦雉,北崦春耕叱黄犊。区区世事何足论,未死断知常闭门。关河好在万里路,理乱不至三家村。夜分灯暗月入户,赋诗肯道儒冠误。饥鹰劲翮高有声,横截陂湖正南去。
斜斜瘦影两三枝,只许寒窗人自知。犹恨嫦娥收不尽,却归羌管曲中吹。
官事未易了,且向酒边来。君如无我,问君怀抱向谁开。但放平生丘壑,莫管旁人嘲骂,深蛰要惊雷。白发还自笑,何地置衰颓。五车书,千石饮,百遍才。新词未到,琼瑰先梦满吾怀。已过西风重九,且要黄花入手,诗兴未关梅。君要花满县,桃李趁时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