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列戟第,皎皎深衣人。
菟符蔼夙望,驹谷韬绝珍。
苟不守厥素,曷以当兹晨。
情敦脊令急,心怛鸿雁宾。
饿死甘其薇,至德文其身。
耿耿抱孤月,悠悠仰苍旻。
何时一握臂,漉我头上巾。
呼风振我襮,与君爽心神。
欲洗尘万斛,何处觅一尘。
蒲寿宬,泉州(今属福建)人。生平不详。从集中诗篇观察,知其曾入戎幕,行迹遍东南。卷一《梅阳壬申劭农偶成书呈同官》,知度宗咸淳八年(一二七二)前后曾知梅州;《投后村先生刘尚书》,知与刘克庄同时,年辈相近。晚年着黄冠居泉之法石山,山有心泉,因称心泉处士。有《蒲心泉诗》(明《文渊阁书目》),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心泉学诗稿》六卷。事见《八闽通志》卷八六。 蒲寿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寄窥堂庄使君》是宋代蒲寿宬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煌煌列戟第,皎皎深衣人。
菟符蔼夙望,驹谷韬绝珍。
苟不守厥素,曷以当兹晨。
情敦脊令急,心怛鸿雁宾。
饿死甘其薇,至德文其身。
耿耿抱孤月,悠悠仰苍旻。
何时一握臂,漉我头上巾。
呼风振我襮,与君爽心神。
欲洗尘万斛,何处觅一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寄托情意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庄使君的思念之情。
诗的开头描绘了使君的雄姿,列戟煌煌,穿着洁白的深衣。使君在人群中显得格外高雅和出众。
接下来的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使君的崇敬和期待。使君的才德被比作菟符(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奇草药),是人们久违的期望。而使君住在驹谷,这是一个隐居的宝地,使君的高尚品质就像是谷中的珍宝。
然而,诗人感慨地表示,如果不能守住自己的本真,又如何能够配得上使君的清晨。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纯粹和高尚品质的追求,以及对自身不足的自责。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思念之情。诗人的情感紧张到了极点,他的心情像高飞的鸿雁一样忧郁。他愿意为了使君的至德而愿意饿死,使君的品德和才华让他敬佩不已。
诗的结尾表达了诗人对使君的期待和希望。诗人希望能够与使君相会,与他并肩而行,分享彼此的喜悦和忧愁。他期待着能够与使君一起洗去尘埃,寻找属于两人的宁静和纯净。
这首诗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庄使君的崇敬和思念之情,充满了情感的深度和力量。通过对使君的赞美和自我反省,诗人表达了对高尚品质和纯净精神的向往,以及对友情和心灵交流的渴望。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悠远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林醉卧不知秋,手采芙蓉下小舟。明月满天凉似水,闲吹短笛过沧洲。
昔掩佳城路,曾惊壑易迁。今接宜都里,翻疑海作田。镂鼎名应大,生金字不传。风飙吹白日,罗绮拭黄泉。象凤笙留国,成龙剑上天。长乐移新垄,咸阳失旧阡。川流徒漫漫,神理竟绵绵。伫见飞来鹤,沈嗟不学仙。
昔在庞德公,有足不入州。鸾凤自有志,燕雀安可俦。乃知金石坚,不逐万物流。当时天下事,固为长者忧。未易一木支,杀身何能酬。令人为短气,哀哉融与修。
云雷天堑,金汤地险,名藩自古皋兰。营屯绣错,山形米聚,喉襟百二秦关。鏖战血犹殷。见阵云冷落,时有雕盘。静塞楼头,晓月依旧玉弓弯。看看定远西还。有元戎阃令,上将斋坛。区脱昼空,兜零夕举,甘泉又报平安。吹笛虎牙间。且宴陪珠履,歌按云鬟。招取英灵毅魄,长绕贺兰山
天宽地大我何忧,白首行歌得自由。穷既有神安可送,富如非义岂容求。四时无出三春好,万事都拚一醉休。茅屋酒旗遥唤客,余寒未许脱驼裘。
周丰贵隐耀,静默尊无名。鲁侯询政体,喻以治道精。莅人在忠悫,疑叛由会盟。一言达至义,千载良为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