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冰叱驭全忠孝,王氏多贤今古同。
公乎孝行惊创见,落落岂特汉晋风。
凶人夜半发丘陇,敢尔残暴不畏公。
古来刃仇不共天,痛贯肝膂何时穷。
刳心设祭久自许,何况临机敢不武。
拔刀断贼血模糊,袍笏雍容诣官府。
忍耻贪生真可羞,退之谆谆言复仇。
请衣一击当报怨,豫子犹能致嘉传。
如公壮志今已伸,他日定为忠义臣。
行看气节动天子,诏书一洗泉下耻。
喻良能,字叔奇,号香山,义乌(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补广德尉。歷鄱阳丞、星源令,通判绍兴府。孝宗干道七年(一一七一),爲建宁府学官。累官国子主簿,工部郎中、太常丞。出知处州,寻奉祠,以朝请大夫致仕。有《香山集》、《忠义传》等,均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香山集》十六卷。事见《敬乡集》卷一○、《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七九《香山集》跋及本集有关诗篇。喻良能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香山集》爲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吉老手刃凶人为母报仇诗以纪之》是宋代喻良能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一位孝子为母亲报仇的决心和忠诚,同时也展现了他对正义和道德的追求。
诗词中蕴含着浓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作者以卧冰叱驭的形象来形容主人公全心全意地孝敬母亲,同时也表达了对母亲的敬爱和感激之情。他认为,在古今中外,像这样孝顺尽责、成就非凡的人并不鲜见。
诗中进一步表达了主人公对孝行的重视,他的行为惊动了世人,并且打破了传统的观念,展现了自己独特的气质。他的行为不仅仅是受到了汉晋时期的风尚影响,更是深深地扎根于自己内心的坚定信念。
然而,凶人在夜深人静时出现,嚣张地继续施行恶行,他胆敢挑战主人公的公义和正义。这种残暴行为是绝对不能被容忍的,它触动了主人公内心最深处的痛苦和愤怒。历史上,报仇雪恨的行为从来不受天命的约束,而是深深地激发了人们的心灵。
主人公在心底深深地切割着自己的痛苦,筹备着祭奠仪式,这是他对母亲的决心和承诺的见证。他决不会在关键时刻退缩,即使面临生死的抉择,也决不会丧失勇气和武力。他毅然拔出刀剑,斩断凶手的血肉,将血迹模糊的刀剑和衣袍,庄重而自信地踏入官府。
主人公不愿忍受耻辱和苟活,他认为这样的生活是可耻的。他选择了坚决地追求正义与复仇,义无反顾地退之谆谆,为自己和家人寻求公道。他向天地发誓,希望一击即中,以此来还报仇恨。他借喻了古代传奇人物豫子,表达了自己追求功名和美名的决心。他相信,正如他壮志已经显露,他将来必定成为一位忠诚和正义的臣子。
主人公的行为将会引起天子的重视,他的节操和义气将动摇朝廷的根基。他相信朝廷会发布诏书,洗刷他们的耻辱,为他们正名。
这首诗词通过表达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对正义的追求,展示了孝道和忠义的价值观。它鼓舞人心,唤起人们对正义与道德的思考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孝道和家族荣誉的重视。
何须求富并求贵。不必文章如白侍。研穷性命好生涯,保惜根源真活计。藏机隐密玄中最。肯向人前夸提对。琼浆玉液饮千钟,霞友云朋酬一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诸父。宁适不来,微我弗顾。於粲洒扫,陈馈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伐木于阪,酾酒有
老学推占后,奸人娼嫉初。怀私真诡计,候见窃成书。猛欲挤贤辙,宁思戒覆车。那知一回首,身已毙诛锄。
六么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陶令门前四五树,亚夫营里百千条。何似东都正二月,黄金枝映洛阳桥。依依褭褭复青青,句引春风无限情。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红板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可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
一色寰区水墨天,子无尘翳自天然。惜乎官禁瓶无酒,胜赏空辜药玉船。
何人急急走灵符,扶醒摐摐十万夫。隘巷未收穿履迹,短檐已倚晒书儒。日开雪色如翻手,景属诗家费捻须。起望四山新入画,翠屏半是粉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