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寄楞严大师》

锦官城里寺,一室若云峰。
水缩秋吟鼎,霜低夜讲松。
住斋尘入钵,出定藓生筇。
曾听三摩义,居常梦晓钟。

作者介绍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寄楞严大师》是一首宋代文同所作的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锦官城里寺,
一室若云峰。
水缩秋吟鼎,
霜低夜讲松。
住斋尘入钵,
出定藓生筇。
曾听三摩义,
居常梦晓钟。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僧人寄给楞严大师的诗信。诗人描绘了寺庙中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佛教修行的向往和敬仰之情,以及对楞严大师的推崇。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寺庙的景象和僧人的修行状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佛教修行的宁静和超脱。下面对每个诗句进行具体分析:

1. 锦官城里寺,一室若云峰。
这里描述了寺庙的壮丽和庄严。锦官城是指杭州,寺庙中的一室若云峰则暗示了寺庙的高耸和巍峨。

2. 水缩秋吟鼎,霜低夜讲松。
这两句描绘了僧人在修行中的情景。水缩秋吟鼎表示秋水干涸,僧人在枯燥的秋季中苦心修行;霜低夜讲松则描绘了夜晚中僧人静下心来默默读经的场景。

3. 住斋尘入钵,出定藓生筇。
住斋指的是僧人在寺庙中持戒修行。住斋尘入钵表示僧人在修行中将尘埃归入钵中,即摒除杂念;出定藓生筇则表达了僧人静心修行,思维纯净如新长出的竹子。

4. 曾听三摩义,居常梦晓钟。
三摩义是佛教修行的一种方法,诗人曾有幸听闻过这种修行法门。居常梦晓钟则表明诗人常常在梦中听到清晨的钟声,暗示了诗人对佛法的思索和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佛教修行的向往和对楞严大师的敬仰之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修行者在宁静中追求心灵的净化与超脱的主题。这首诗词给人以宁静、虔诚和清净的感觉,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佛教文化的推崇和追求。

  • 《异梦》

    山中有异梦,重铠奋雕戈。敷水西通渭,潼关北控河。凄凉鸣赵瑟,慷慨和燕歌。此事终当在,无如老死何!

  • 《家国吟》

    邪正异心,家国同体。邪能败亡,正能兴起。

  • 《山晓》

    山馆幽扉生曙光,晓风残月共苍苍。角巾自揽烟霞色,空径时飘兰蕙香。日射女垣啼宿鸟,露翻桐叶下秋冈。三山极目青于指,一片闲云似水凉。

  •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有时堆堆坐禅,有时一向打哄。年来行脚衲僧,都是个般病痛。报君知,休打哄。入门拚却个浑身,头头自有生蛇弄。

  • 《和陈屯田送县徐殿丞次韵》

    近年双阙暂鸣珂,出宰南城户数多。古道存心公道显,恶人钳口善人歌。登高赋处英辞在,垂橐归时旧物鈋。当比瑞金嚣讼后,要移风俗擬如何。

  • 《离夕有赠》

    仙子武陵溪,春深归路迷。翠翘迎露湿,罗袖避风啼。留佩花笼玉,分钗月印犀。金杯延落日,酒醒各东西。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