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裘菜饭久忘言,粝食粗衣过上元。
怪底狂风迷四野,荣光自满濯龙门。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爲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爲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着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復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爲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寄李辅之》是宋代晁说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晁说之寄给李辅之的情景和感受。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布裘菜饭久忘言,
粝食粗衣过上元。
怪底狂风迷四野,
荣光自满濯龙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朴实的语言表达了晁说之的情感和思考。首先,他提到自己过去的生活非常简朴,穿着布裘、吃着粗粝的食物,已经很久没有享受过美食和华丽的衣物了。这种生活的简朴与他寄给李辅之的时节——上元节相呼应,强调了他的朴素和淡泊。
接下来,晁说之描述了四野迷蒙的怪底狂风。这里的怪底狂风可以被理解为世俗的纷扰和困扰,使人迷失方向。这种风暴的比喻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困惑和迷茫。
最后,晁说之提到了荣光自满濯龙门。这里的荣光可以理解为功名和成就,而濯龙门则是指洗尽前尘、获得成功的象征。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满足和自豪,他在追求功名利禄的过程中,洗去了尘埃,获得了成功。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展示了晁说之的淡泊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态度。他通过对自己过去简朴生活的回忆,对世俗纷扰的描绘,以及对自己成功的自豪,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西北有高楼。淡霭残烟渐渐收。几阵凉风生客袖,飕飕。心逐年华衮衮流。花卉满前头。老懒心情万事休。独倚栏干无一语,回眸。鼓角声中唤起愁。
日下芜城莽苍中,湿萤撩乱起衰丛。寒烟陈后长门闭,夜雨隋家旧苑空。星散欲陵前槛月,影低如试北窗风。羁人此夕方愁绪,心似寒灰首似蓬。
我佩绿绮琴,独上麻姑坛。七弦试拂拭,一天星斗寒。仙子为我来,降语五云端。世人知音少,君今休要弹。
园吏乘冬和,荷锄去宿莽。主人因其勤,筑土截荒壤。移枯复窊缺,划径就平广。东北倚高城,巇险不可上。爱彼林木深,便为丘壑想。更待春风归,日探花卉长。但愿多置酒,应得时一往。
知君非我载醪人,终日相随免污茵。赏尽高山见流水,唱残白雪值阳春。中分香积如来钵,对现毗耶长者身。谁拂定林幽处壁,与君图写继吾真。
每日河南府,依然似到家。杯尝七尹酒,树看十年花。[七尹酒味不同,备尝之矣。即府中新果园。]且健须欢喜,虽衰莫叹嗟。迎门无故吏,侍坐有新娃。暖阁谋宵宴,寒庭放晚衙。主人留宿定,一任夕阳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