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寄李景真太博》

花前静榻闲眠处,竹下明窗独坐时。
着甚语言名宇泰,林间自有翠禽知。

作者介绍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作品评述

《寄李景真太博》是宋代文学家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花前静榻闲眠处,
竹下明窗独坐时。
着甚语言名宇泰,
林间自有翠禽知。

诗意:
这首诗以写景的方式,表达了作者邵雍对友人李景真的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邵雍在花前的安静床榻上,或者在竹子下明亮的窗前独自坐着的情景。他感叹自己的言辞无法表达出李景真的博大才智,而只有林间的翠禽(指李景真)能够真正了解他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描绘静谧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李景真的深厚情谊和思念之情。诗中的花前静榻和竹下明窗是诗人追求宁静和思考的地方,也象征着他与李景真之间的友谊。作者对李景真的赞美超越了言语的能力,认为他的博学多才无法用语言来描述。最后的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待,希望李景真能够在林间自由飞翔,自得其乐,不受世俗的束缚。

整首诗意蕴含深情厚谊,同时展现了作者邵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赞美之情。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风格,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内心深深的思念和敬仰之情。

  • 《雪中六解》

    塞草汀云护玉鞍,连天花落路漫漫。如今却忆当时健,下马题诗不道寒。

  • 《句》

    切勿填河汉,须留洗甲兵。

  • 《江上寄王校书行》

    寥落旧欢违,江边独掩扉。邻家闻暮笛,客舍试春衣。宿鸟归山乱,行人渡水稀。相思比花絮,斜日绕城飞。

  • 《素梅 其五》

    五云缥缈隔蓬莱,仙子吹箫月下回。转首不知春几许,霜花如雪满瑶台。

  • 《仲冬再到和前韵》

    江淮烽火照云头,买尽临安去国舟。行见中兴圣天子,一戎大定复神州。

  •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四》

    直城风日美。平陵云雾除。来往金张馆。弦歌许史闾。凤台迎弄玉。河阳送婕妤。五马遥相问。双童来夹车。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