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游旧半东都,五岁曾无一纸书。
平日齐名多早达,暮年同国未情疏。
稍寻东刹论兹事,赖有西方托後车。
说与杜郎须著便,不应濠上始知鱼。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寄李学士》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陈师道。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的生平经历和感慨,表达了对友人李学士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分析:
中文译文:
眼看游旧半东都,
五岁曾无一纸书。
平日齐名多早达,
暮年同国未情疏。
稍寻东刹论兹事,
赖有西方托后车。
说与杜郎须著便,
不应濠上始知鱼。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述的方式,展现了作者陈师道的一生经历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眼看游旧半东都”,揭示了作者在东京城(即东都)流连往事的心境。接着,“五岁曾无一纸书”,表明了作者在幼年时缺乏教育的机会,这句话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教育的不完善。
接下来的两句“平日齐名多早达,暮年同国未情疏”,表达了作者在年轻时名声鹊起,早早获得了社会的认可,但到了晚年,他与国家的情感依然紧密相连,没有疏远。这种情感的坚持和深厚让人感到敬佩。
下半首,作者逐渐转向对友人李学士的思念。他说“稍寻东刹论兹事”,表明自己在东京城的佛寺中寻找李学士,想与他交流心情。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无法亲自与李学士相会。这时,作者表达了对西方的依赖,“赖有西方托后车”,西方可能指代佛教,也可以理解为寄托他情感的地方。
最后两句“说与杜郎须著便,不应濠上始知鱼”,表明作者希望通过写诗与李学士交流,表达自己的心情,以期得到友人的回应。他认为,只有与李学士分享自己的感受,才能让李学士真正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就像鱼只有在濠(鱼塘)上才能感受到自由一样。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对友人的思念,展示了作者的真挚情感和对教育的思考。同时,通过对东西方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交流的渴望。整首诗词构思巧妙,情感深沉,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新绿成阴,落红如雨春光晚。当年谁与种相思,空羡双飞燕。寂寞幽窗孤馆。念同游、芳郊秀苑。香尘随马,细草承轮,都成肠断。别久情深,几时重约闲庭院。高楼终日卷珠帘,极目愁无限。莫恨蓝桥路远。有心时、终须再见。休教长怨,镜里孤鸾,箧中团扇。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无日 一作:无因)
窗中灯冷晖重绿,窗前西风叶相逐。晓霜披瓦月上轩,枕梦不成雁声续。拂衣起步行绕壁,万虑无成泪沾臆。铁房老剑涩不青,闪系入柱不可索。白昼出门归路迷,冬日易夜还空归。人将豪杰视如草,天困英雄未与时。长鲸滞斩海波摇,塞甲不卷边尘嚣。吾徒憔悴乃如此,安得长喙呼重霄。
急流方了又高冈,日永周旋未觉忙。壁上字多知店老,岭边松茂喜车凉。丛丛乱篠承欹石,帖帖新荷峦小塘。湆澹恶滩应笑我,为虞鱼腹犯羊肠。
帝里春晚。重门深院。草绿阶前,暮天雁断。楼上远信谁传。恨绵绵。多情自是多沾惹。难拚舍又是寒食也。秋千巷陌,人静皎月初斜。浸梨花。
净洗尘埃脚,时来访道林。但知谋隐是,何用入山深。瀹茗延新话,撞钟动苦吟。夜分僧出定,静听海潮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