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尉荒山里,高名四海中。
初非大夫逐,定自溧阳穷。
荐士犹王政,招魂已变风。
怀今更思古,伫立晚江空。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寄吕谦益卿三首》是宋代赵蕃所作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寄给吕谦益卿的三首诗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赵蕃的情感和思考。他身处偏远的一座荒山之中,虽然名声在四方传扬,但他并非出于追逐名利而来到这里,而是自己主动选择了这个穷困的地方。他推崇士人的品德就像推崇王政一样,同时他也试图与已故的英灵对话,以寻求智慧和启示。他怀念现在,却也思念过去,他在晚江边孤独地停留。
赏析:
这首诗抒发了赵蕃的内心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他选择了一个偏远的荒山作为自己的居所,这种选择体现了他对名利的超然态度。他并不是为了追求社会地位和声望而来到这座山里,而是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真实的自我。他推崇士人的道德和品德,将其与王政相提并论,显示了他对人伦关系和社会秩序的重视。
赵蕃在诗中提到了与已故英灵对话的想法,这显示了他对历史的尊重和对前人智慧的追求。他希望从过去的智慧中获得启示,指导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和选择。这种对传统的态度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文人的特质。
诗的最后两句描述了赵蕃在晚江边的孤独景象。他伫立在江边,思绪万千,感慨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这种孤独和沉思的意象使整首诗更加凝练和深邃。
总的来说,《寄吕谦益卿三首》表达了赵蕃对名利的超然态度,对士人道德的推崇,对过去智慧的追寻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想,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抒情性。
风雨空斋诵蓼莪,今年初度客中过。人生七十寻常寿,未过还怜一半多。
省斋去国艮斋老,不独宣尼叹乏才。试数诸公有名者,庐陵那得两诚斋。
我非尘中人,素心在尘外。深谷行人稀,幽赏与心会。原畴苎苗肥,岭坞杉木大。女绩男斧斤,生理于此赖。稻畦无凶年,山泉百道溉。水满时自舂,奇哉涧边碓。惜我乏寸土,把茅不容盖。老矣徒空谈,惘惘发深慨。
得召丘墙泪却频,若无公道也无因。门前送敕朱衣吏,席上衔杯碧落人。半夜笙歌教泥月,平明桃杏放烧春。南山虽有归溪路,争那酬恩未杀身。
九月湘江水漫流,沙边唯览月华秋。金风浦上吹黄叶,一夜纷纷满客舟。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长镵长镵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黄精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此时与子空归来,男呻女吟四壁静。呜呼二歌兮歌始放,邻里为我色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