诲我肱三折,思君肠九回。
尽忠真药石,欲报异琼瑰。
交道孰云丧,古风今未颓。
狂言喙三尺,百罚酒深杯。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寄吕谦益卿三首》是宋代赵蕃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给予吕谦益卿的三首诗
诲我肱三折,
教导了我三次的失败,
思君肠九回。
思念君子的心情久久回转。
尽忠真药石,
竭尽忠诚如珍贵的药石,
欲报异琼瑰。
渴望回报君子的异彩纷呈。
交道孰云丧,
交往之道何曾失落,
古风今未颓。
古老的风韵至今未衰败。
狂言喙三尺,
胡言乱语似三尺长的喙,
百罚酒深杯。
百次惩罚如深杯中的酒。
诗意:
这首诗词是赵蕃给予吕谦益卿的三首诗,表达了对吕谦益卿的思念和对他的赞美。诗中通过对君子品质的赞美和对忠诚的追求,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道德准则的坚守。同时,诗中还表达了对交往之道的思考和对古老风韵的推崇。
赏析:
这首诗词以明快而流畅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吕谦益卿的情感和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君子的品质与珍贵的宝石、古老的风韵进行了巧妙的联系,展现了诗人对君子高尚品德的赞美和对传统文化的推崇。
诗词中的"肱三折"和"肠九回"表达了作者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多次的失败和思考,强调了对吕谦益卿的感激和敬意。"尽忠真药石"和"欲报异琼瑰"则突出了作者对吕谦益卿忠诚和才华的赞美,将其比喻为珍贵的药石和异彩纷呈的宝物。
诗词的后半部分表达了作者对友谊和交往之道的思考。"交道孰云丧"强调了交往之道的重要性,认为它从古至今一直没有失落。"古风今未颓"则表达了对古老风韵的推崇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最后,"狂言喙三尺"和"百罚酒深杯"揭示了作者对自身言行的反思和对自律的要求。通过将胡言乱语比作三尺长的喙和百次惩罚比作深杯中的酒,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言行的警醒和对内在修养的追求。
整首诗词以流畅的语言和深入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友谊、忠诚和道德的思考,同时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丰富了诗意,使诗词更具有韵味和内涵。
古佛炉前一柱香,神龙夭矫挂空苍。人閒祥瑞六月雨,枕上吟哦终夕凉。不待白渠纷畚锸,俄惊赤卤屹仓箱。自惭太守无功德,帝力惟知荷圣皇。
汉臣问鹏曾游地,腊祭迎猫始出林。解箨光先凝片玉,含甘珍重等兼金。
缕缕柔条不奈春,为谁憔悴把眉颦。年来江上多离别,不信垂杨管得人。
杯酒谁欤可共挥,残年心事转多违。颇闻铜柱征蛮急,孰念葵丘遏籴非。典质衣裳今已尽,留连舟楫可无归。故园堪共吾儿灌,政恐淫霖岁亦饥。
杨柳春风绿万条,凭鞍一望已魂消。当年凤集城边路,曾爱纤纤拂画桥。
碧潭风定影涵虚,神物中藏岸一枯。一夜四郊春雨足,却来闲卧养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