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时萧散坐才疏,收拾穷愁却著事。
诗笑有神通梦寐,丰标不俗更清癯。
黄花细雨图江路,落日西风处士庐。
抖擞尘埃旧时帽,不妨觅句倒骑驴。
刘过(一一五四~一二○六),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多次应举不第,终生未仕。刘过是抗金志士,曾上书朝廷提出恢復中原方略,未被采纳。漂泊江淮间,与主张抗战的诗人陆游、陈亮、辛弃疾等多有唱和。晚年定居崑山。宁宗开禧二年卒,年五十三(明陈谔《题刘龙洲易莲峰二公墓》)。有《龙洲道人集》十五卷。事见元殷奎《復刘改之先生墓事状》、杨维桢《宋龙洲先生刘公墓表》、明万历《崑山志》卷三。 刘过诗,以原八千卷楼藏明嘉靖刊《龙洲道人诗集》(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龙洲集》(简称四库本)、《江湖小集》(简称江湖集),汲古阁影宋抄本《宋群贤六十家小集·龙洲道人集》(简称六十家集)文字与《江湖小集》基本相似,酌予出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寄吕英父》是刘过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贫而有才情的文人的形象。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清时萧散坐才疏,
收拾穷愁却著事。
诗笑有神通梦寐,
丰标不俗更清癯。
黄花细雨图江路,
落日西风处士庐。
抖擞尘埃旧时帽,
不妨觅句倒骑驴。
诗词的中文译文:
在清晨,我坐在一旁,形容萧散,才情不够出众。
整理着穷困的忧愁,却念念不忘要做的事情。
诗歌能够开怀一笑,具有神奇的力量,如同梦中的体验,
即使相貌平凡,也更显得纯粹而瘦削。
黄花细雨勾勒出江边的道路,
夕阳和西风吹拂着士人的茅庐。
抖擞起尘土和过去的帽子,
毫不介意骑着驴子寻找一句诗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个形容萧散、才情不够出众的文人形象,展现了他在清贫困苦中的坚毅与追求。诗人在情感上的表达,揭示了诗歌的魔力,它能够使人忘却世俗的困境,给予人心灵的宽慰和启迪。尽管作者自身相貌平凡,但他的诗歌却展现出纯粹和瘦削的特点,蕴含着独特的美感和价值。
诗中的黄花细雨和落日西风,以及士人的茅庐,为诗情增添了一种宁静和恬淡的氛围。诗人通过这些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他追求自然和宁静的心境,以及对过去的回忆和追忆的情感。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不受世俗拘束的态度,他不介意抖擞起尘土和过去的帽子,骑着驴子四处寻找灵感和诗句。这种豁达的心态和对自由创作的追求,展示了诗人的独立性和不羁的精神。
总的来说,《寄吕英父》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展现了一个清贫而有才情的文人在困境中的坚韧和追求,同时表达了对诗歌的迷恋和对自由创作的渴望。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给人以深入思考和内心共鸣的空间。
龙蟠虎踞,今古帝王州。水如淮,山似洛,凤来游。五云浮。宇宙无终极,千载恨,六朝事,同一梦休。更莫问间愁。风景悠悠。得似青溪曲,著我扁舟。对残烟衰草,满目是清秋。白鹭汀洲。夕阳收。黄旗紫盖,中兴运,钟王气,护金瓯。驻游跸,开行殿,夹朱楼。送华辀。万里长江险,
从此与君别,临行更一倾。纵令愁作海,谁送酒如渑。已悟兴亡理,空留物我情。不知陶靖节,何物了平生。
不是檐声不放眠,只将愁思压衰年。道他滴沥浑无赖,不到侯门舞袖边。
可怜杜门久,不觉杜门非。床锐日日销,髀肉年年肥。眼暗书罢读,肺病酒亦稀。经年客不至,不冠仍不衣。视听了不昧,色声久已微。终然浑为一,谁言我无归。
群峰峨峨冲北极,一水如帘泻层碧。岳神自古不许卷,留在眼前蒙怪石。彩霞倒影朝为缘,缺月遥挂当幽夕。蜚惟只助小山景,却入民田作膏泽。
花落亭亭素脸开,忍寒刚欲背春来。已迷江令琼花树,更傍周王璧水台。楚馆娇云愁梦断,洛廛香雪待风回。一枝寄远真何益,费尽南朝陆凯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