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夜气更清明,月朗窗虚梦不成。
似报云间仙仗过,分明听得步虚声。
家铉翁(约1213~1297)号则堂,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人。家铉翁身长七尺,状貌奇伟,威严儒雅。以荫补官,累官知常州,迁浙东提点刑狱,入为大理少卿。咸淳八年(1272),权知绍兴府、浙东安抚提举司事。德祐初,权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迁户部侍郎,权侍右侍郎,兼枢密都承旨。二年(1276),赐进士出身,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元兵次近郊,丞相贾馀庆、吴坚檄天下守令以城降,铉翁独不署。奉使元营,留馆中。宋亡,守志不仕。元成宗即位(1294),放还,赐号处士,时年八十二,后数年以寿终。《宋史》有传。有《则堂集》六卷,《彊(强)村丛书》辑为《则堂诗馀》一卷。词存三首收于《全宋词》中。
《纪梦》是宋代家铉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秋天来了,夜晚的空气更加清爽明净,
明亮的月光透过虚掩的窗户,但我无法入梦。
仿佛云间的仙人正在游行,清晰地听到虚幻的步伐声。
诗意:
这首诗词以秋夜为背景,表达了诗人无法入睡的心境。夜晚的清新气息和明亮的月光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然而,诗人的心境却无法与之相应。他在虚幻的梦境中似乎能听到天上仙人的行列,但却无法进入梦境,体验其中的美妙。
赏析:
《纪梦》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秋夜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无奈。诗中的"秋来夜气更清明"一句,通过对秋天夜晚的形容,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冷的氛围,与诗人内心的纷乱形成鲜明的对比。"月朗窗虚梦不成"一句则表达了诗人无法入睡的心情,虚掩的窗户和无法实现的梦境相互呼应。"似报云间仙仗过,分明听得步虚声"一句通过仙人游行的意象,增添了一丝神秘和超脱的感觉,进一步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不安。
整首诗词情感深沉,意境独特,通过对秋夜和梦境的描绘,传递了一种融合了宁静和焦虑的情绪。它展示了诗人对理想和美好的向往,同时揭示了人们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力感。这首诗词的美在于其简约的表达方式和与读者的共鸣,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情感的波动和思考的深度。
神是性兮气是命。神不外驰气自定。幸有崔公入药镜。如究竟。全真固蒂归根静。主客内明方外应。灵台粲发天光莹。两个壶中一片景。急修省。莫待临渴去掘井。
处处哭声悲,行人马亦迟。店闲无火日,村暖斫桑时。泣路同杨子,烧山忆介推。清明明日是,甘负故园期。
从知东甸尉,铨注似恩除。带土移嵩术,和泉送尹鱼。印床寒鹭宿,壁记醉僧书。堂下诸昆在,无妨候起居。
下车父母国,自重岂其轻。谓我诈为善,何忧被此名。
常慕晋高士,放心日沈冥。湛然对一壶,土木为我形。下马访陈迹,披榛诣荒庭。相看两不言,犹谓醉未醒。长啸或可拟,幽琴难再听。同心不共世,空见藓门青。
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鼓舞跳梁前致辞。应似凉州未陷日,安西都护进来时。须臾云得新消息,安西路绝归不得。泣向狮子涕双垂,凉州陷没知不知。狮子回头向西望,哀吼一声观者悲。贞元边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