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寄辇下译经正觉大师》

水国无归梦,年来帝泽深。
梵书翻宋语,道论变吴音。
静室清香凝,闲庭古树阴。
玉华前事在,高迹许谁寻。

作者介绍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于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于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爲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干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謚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着,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 智圆诗,存于《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爲底本。

作品评述

《寄辇下译经正觉大师》是一首宋代的诗词,由释智圆创作。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种寄情自然、追忆往事的情景,展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思考和感悟。

诗词中描述了水国无归梦、年来帝泽深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远离故土的思念之情。"水国无归梦"指作者在异乡,心中时常回忆起故乡的情景,而"年来帝泽深"则暗示了多年来对于帝王的恩泽深厚。这些描绘呈现出一种忧思故土的情感。

其次,诗词中提到梵书翻宋语,道论变吴音,暗示了佛教经典的翻译与传播。这表明作者对于佛教教义的倾慕和对于文化交流的关注。这种对于文化传承和融合的思考,使得诗词更加丰富和深邃。

诗词的后半部分,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静室清香凝,闲庭古树阴。通过描绘静谧的室内环境和古老的庭院景致,传达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情怀。这种情怀与前半部分的思念故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在寻求内心的宁静和平静。

最后两句"玉华前事在,高迹许谁寻"表达了作者对于前世的追忆和对于个人成就的思考。"玉华前事在"指作者曾经在人世间留下了不凡的事迹,但"高迹许谁寻"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成就的淡然和对于世人评价的漠视。这种超越尘世的态度,体现了诗词中的高远情怀和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于寄情自然、追忆往事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于世间万物的思考。将追忆故土、文化传承、宁静致远以及对于个人成就的思考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这首诗词的丰富意境。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沉浸其中,感受作者的情感和对于生命意义的思索。

  • 《便殿候对》

    宣呼昼入蕊珠宫,玉女窗扉薄雾笼。待得华胥春梦觉,半竿斜日下厢风。

  • 《梅花岭记》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仑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

  • 《缘识》

    高山石室半空嵌,选取灵芝草尽芟。法意要修心一等,道情焉用口三缄。丹砂保重开清境,白发相宜倚翠岩。曩劫缘中因种在,布衣鹤袖凤来衔。

  • 《张南起为作苇航图仍示以诗歆继赋》

    风摇古柳散群鸦,小艇寻诗来水涯。身在江湖平稳处,一尘不到浪头花。

  • 《中秋途中》

    携孥犹胜旅,在道不如家。素已中秋月,徒然九日花。厚颜今事左,短气如谋差。酒戒难为破,浇胸且瀹茶。

  • 《送李馀及第归蜀》

    从得高科名转盛,亦言归去满城知。发时谁不开筵送,到处人争与马骑。剑路红蕉明栈阁,巴村绿树荫神祠。乡中后辈游门馆,半是来求近日诗。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