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风雪苦多寒,春至冰霜更积攒。
咫尺端如隔千里,况于楚粤路漫漫。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寄潘恭叔曾幼度三首》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述冬天的寒冷和春天的冰霜来表达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诗词中的“一冬风雪苦多寒,春至冰霜更积攒”描绘了严寒的冬天和冰冷的春天,暗示了作者在寒冷的环境中度过了漫长的冬季,而春天的到来却依然带来了冰霜的寒冷,增加了作者的孤独感和无尽的思念。
接下来的句子“咫尺端如隔千里,况于楚粤路漫漫”表达了作者与潘恭叔曾幼度之间的距离遥远,即使在咫尺之间,也感觉像隔着千里远离。楚粤指的是潘恭叔的所在地,暗示了潘恭叔的远行之路漫长而艰辛。
整首诗词流露出作者对潘恭叔的思念和对分别的痛苦之情。寒冬和冰霜的描绘,以及咫尺隔千里的表达方式,都强化了作者内心的孤独感和无限的思念之情。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作者与潘恭叔之间的距离和情感,展现了宋代士人对友情和亲情的珍视与思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通过描绘寒冬和冰霜的寒冷以及咫尺隔千里的距离,营造了一种深沉而凄凉的诗意,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深深地思念之情。
川原澄映,烟月冥蒙,去舟如叶。岸足沙平,蒲根水冷留雁唼。别有孤角吟秋,对晓风鸣轧。红日三竿,醉头扶起还怯。离思相萦,渐看看、鬓丝堪镊。舞衫歌扇,何人轻怜细阅。点检从前恩爱,但凤笺盈箧。愁剪灯花,夜来和泪双叠。
明明复夜夜,胡子即成翁。唯是真知性,不来生灭中。
几处澄辉几处秋,好闲时上水明楼。谁怜老子风前兴,为遗中郎醉上舟。一带横空长漠漠,时看飞栋影悠悠。今宵踏月归时节,莫骂徐郎只暗游。
年来白发欲星星,误却生涯是一经。魏阙望中何日见,商歌奏罢复谁听。孤根独弃惭山木,弱质无成状水萍。今日更须询哲匠,不应休去老岩扃。
汝斧十五初裹头,桂堂读书从我游。汝今裹头恰十五,两载东林就规矩。我身只是前时命,汝家岁久无衰盛。族人快活羡汝爷,汝又胜爷好情性。莹彻温柔好性情,更须奋笔趋前程。苦思入神方得句,才如诸舅岂无甥。
空齐对孤客,寂寞似僧家。炉冷频烧叶,灯昏不吐花。夜长添睡思,岁晚忆年华。吟倦推窗坐,梅檐月未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