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寄岐山林逢吉明府》

岐山高与陇山连,制锦无私服晏眠。
鹦鹉语中分百里,凤凰声里过三年。
秦无旧俗云烟媚,周有遗风父老贤。
莫役生灵种杨柳,一枝枝折灞桥边。

作者介绍

谭用之,字藏用。五代末人,善诗。入宋,仕途不达(《宋史》卷四三九《郑起传》)。有诗一卷,已佚。今录诗四十首。

作品评述

寄岐山林逢吉明府

岐山高与陇山连,制锦无私服晏眠。
鹦鹉语中分百里,凤凰声里过三年。
秦无旧俗云烟媚,周有遗风父老贤。
莫役生灵种杨柳,一枝枝折灞桥边。

中文译文:
寄给岐山林逢吉明府

岐山高耸傲立,与陇山相连,制作锦缎时不惜劳神,晚上沉静地入睡。
鹦鹉语中能传达百里之外,凤凰的声音流传三载之久。
秦朝没有迷人的旧俗,周朝流传下来了聪明的老一辈。
不要勉强使生灵种植柳树,在灞桥边一枝枝柳枝被折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岐山为背景,表达了一种对社会风气和传统的思考和担忧。首先,诗人提及岐山高耸傲立,与陇山相连,暗示岐山的高峻和与众不同之处。接着,诗人谈论制作锦缎的工艺,将之与晚上的沉静入睡相对应。这里的制作锦缎可以被视为一种象征,代表着一种为了华丽和繁华而不择手段的社会风气。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晚上的宁静和安宁,似乎在暗示一种对这种浮华的拒绝和追求平淡宁静的心态。

然后,诗人描述了鹦鹉的嘹亮声音能够传达百里之外,凤凰的声音能够流传三年之久。这里的鹦鹉和凤凰可以被理解为知识和智慧的象征。诗人希望通过知识和智慧的传播,能够改变社会的现状和风气。

最后,诗人提到了秦朝没有迷人的旧俗,而周朝传承了父老的聪明才智。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传统的回望。他认为,旧俗的迷人之处已经消失在云烟之中,而周朝的父老们所流传下来的聪明和智慧依然值得传承和学习。

最后,诗人呼吁不要勉强使生灵种植柳树,希望不要过分利用自然资源,避免伤害生态环境。他以灞桥为例,指出柳树被一株株折断,可能是对当时滥伐柳树的现象的警示。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岐山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风气和传统的思考和担忧,以及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保护的呼吁。诗人用丰富的意象和隐喻,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观察,启发人们去思考和反思。

  • 《紫极观二首》

    杨柳花飞杏子新,园林无地可留春。却寻风雨江边路,惭愧烟霞物外人。

  • 《秋末江上望》

    莽莽古江滨,纷纷坠叶频。烟霞谁是主,丘陇自伤神。吞并宁唯汉,凄凉莫问陈。尽随流水去,寂莫野花春。

  • 《送归中丞使新罗册立吊祭(一作李端诗)》

    东望扶桑日,何年是到时。片帆通雨露,积水隔华夷。浩渺风来远,虚明鸟去迟。长波静云月,孤岛宿旌旗。别叶传秋意,回潮动客思。沧溟无旧路,何处问前期。

  • 《和仲伯达》

    归山岁月苦无多,尚有丹砂奈老何。绣谷只应花自染,镜潭长与月相磨。君方傍海看初日,我已横江击素波。人不我知斯我贵,不须雷雨起龙梭。

  • 《题馀不溪废寺》

    武原离乱后,真界积尘埃。残月生秋水,悲风起故台。居人今已尽,栖鸽暝还来。不到无生理,应堪赋七哀。

  • 《病中书事上集贤钱侍郎》

    郎署领制诰,十年未上坡。冯唐空潦倒,卫绾是谁何。犹赖紫垣直,聊遮白发多。归田未有计,村树绿婆娑。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