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寄青城龙谿奂道人》

五岳之丈人,西望青瞢瞢。
云开露崖峤,百里见石棱。
龙谿盘中峰,上有莲华僧。
绝顶小兰若,四时岚气凝。
身同云虚无,心与谿清澄。
诵戒龙每听,赋诗人则称。
杉风吹袈裟,石壁悬孤灯。
久欲谢微禄,誓将归大乘。
愿闻开士说,庶以心相应。

作者介绍

岑参,南阳人,文本之后。少孤贫,笃学,登天宝三载进士第。由率府参军累官右补阙,论斥权佞,改起居郎,寻出为虢州长史,復入为太子中允。代宗总戎陕服,委以书奏之任,由库部郎出刺嘉州。杜鸿渐镇西川,表为从事,以职方郎兼侍御史领幕职。使罢,流寓不还,遂终于蜀。参诗辞意清切,迥拔孤秀,多出佳境;每一篇出,人竞传写,比之吴均、何逊焉。集八卷,今编四卷。

作品评述

《寄青城龙谿奂道人》是岑参所作的一首诗,描绘了寂静幽深的青城山中的景色和与之相得益彰的虚无心境。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五岳之丈人,西望青瞢瞢。
云开露崖峤,百里见石棱。
龙谿盘中峰,上有莲华僧。
绝顶小兰若,四时岚气凝。
身同云虚无,心与谿清澄。
诵戒龙每听,赋诗人则称。
杉风吹袈裟,石壁悬孤灯。
久欲谢微禄,誓将归大乘。
愿闻开士说,庶以心相应。

诗意:
这首诗以青城山中的景色和人物为描绘对象,表达了诗人对虚无境界和追求大乘的心愿的思考和追求。

赏析:
岑参通过描绘山峰、云雾和僧人等景物的壮丽和神秘,将自然景色融入到诗中,形成了宏大的意境。诗中的“云开露崖峤,百里见石棱”,以及“龙谿盘中峰,上有莲华僧”等描写,展示了青城山的雄奇和壮美。而虚无境界和追求大乘的思想,通过诗中的“身同云虚无,心与谿清澄”,以及“久欲谢微禄,誓将归大乘”来表达。

诗中的青城山具有超凡脱俗的气息,表现了作者对高尚道德和追求卓越的敬仰和崇尚之情。通过描述山峰、云雾、僧人和自然景物的相互作用,展示了自然与人类精神活动的融合。在最后两句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开士讲道的愿望,希望借助宏大的自然景色来迎接和引领内心的宁静和升华。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宏大,通过对自然景色、人物形象和精神追求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虚无心境和追求大乘的思考和愿望。

  • 《淳熙二年发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册宝十一首》

    天畏遐福,允彰父慈。维昔旷典,我能举之。徐尔陟降,敬尔威备。申锡无疆,永言保之。

  • 《挽姚君二首》

    处心心无愧,持身德有常。施恩周里闬,植福遍僧坊。入户书盈室,开樽客满堂。清芬传后叶,看取桂枝芳。

  • 《旬日公事颇简喜而有赋》

    社近楼台昼已长,丰年颇减簿书忙。雨催树绿吹箫陌,日射尘红击鞠场。农事渐兴初浸种,吏衙早退独焚香。晚来别有欢然处,检教儿书又一箱。

  • 《长相思(高调)》

    夜色澄明。天街如水,风力微冷帘旌。幽期再偶,坐久相看才喜,欲叹还惊。醉眼重醒。映雕阑修竹,共数流萤。细语轻盈。侭银台、挂蜡潜听。自初识伊来,便惜妖娆艳质,美眄柔情。桃溪换世,鸾驭凌空,有愿须成。游丝荡絮,任轻狂、相逐牵萦。但连环不解,流水长东,难负深盟。

  • 《月下杲饮七首》

    酒边无物伴长瓶,一颗新莲一段冰。月下不风终是爽,烛光何罪也堪憎。

  • 《早春》

    良夜岁应足,严风为变春。遍回寒作暖,通改旧成新。秀树因馨雨,融冰雨泛蘋.韶光不偏党,积渐煦疲民。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