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烂熳红,灵云眼中血。
不是断肠人,此恨向谁说。
释智朋,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俗姓黄。居衡州华药寺,建康清凉寺。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住婺州天宁寺(《罗湖野录》卷四),后退居明州瑞巖。爲青原下十三世,宝峯照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四。
中文译文:
桃花烂熳红,灵云眼中血。
不是断肠人,此恨向谁说。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桃花盛开的景象,用烂熳红形容桃花的鲜艳。在灵云的眼中,桃花的鲜艳是血红的,给人一种血淋淋的感觉。然而,这份血红之色不是由断肠的人所引起的,而是一种无法倾诉的悲痛。
赏析:
这首诗以短小的篇幅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痛苦。桃花作为愉悦春天的象征,本应让人感到欢乐和喜悦,但在作者的诗中,桃花的红色变得不再美好,而有了一种悲痛的寓意。诗中提到的灵云眼中的血,暗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痛苦,这种痛苦无法通过言语表达出来,只能愁眉不展.
此诗是宋代禅宗大师释智朋创作的偈词,以简短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悲伤和无法言说的痛苦。通过描写桃花的烂熳红和灵云眼中的血,作者展示了自己对世间事物的不同寻常的感受。这种颠覆了常态的描写方式,增强了诗歌的张力和表现力。整首诗充满了忧伤和哀叹之情,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苦恼,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早过升仙不暇炊,桥边买饼疗朝饥。纷纷满座谁能识,大似新丰独酌时。
瑞兽香云轻袅,华堂绣幕低垂。人生七十尚为稀。况是钓璜新岁。登俎青梅的皪,明阑红药芳菲。天教眉寿过期颐。常对风光沈醉。
雪气着我屋,鸡肤畏薄衾。春寒竹窗睡,晓梦故乡心。多病妨豪饮,无私称苦吟。小炉炽新炭,卯酒再三斟。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
山泉潄玉琴,尘世谁知音。植杖憩于此,顿消名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