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则普天寒,热则普天热。
透出寒暑关,何曾离窠窟。
释智朋,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俗姓黄。居衡州华药寺,建康清凉寺。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住婺州天宁寺(《罗湖野录》卷四),后退居明州瑞巖。爲青原下十三世,宝峯照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四。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是宋代释智朋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寒则普天寒,热则普天热。
透出寒暑关,何曾离窠窟。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寒暑对于众生的普遍影响。作者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寒冷和炎热对整个天地的影响,无论是寒冷还是炎热,都蔓延到了每个角落。诗词透过寒暑的现象,探讨了生命的脆弱和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
赏析:
这首诗词以极简的表达方式,将寒冷和炎热作为象征,揭示了它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普遍性。诗人通过对寒暑的表述,将人类置于自然环境中的无奈境地展现出来。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它们都不分阶级、地位或境遇,影响着所有的生灵。这种普遍性的描述,使得诗词具有了超越个体的意义。
诗词中的"窠窟"一词指的是人类居住的地方,暗含了人类对于生活环境的依赖。通过寒冷和炎热的对比,诗人揭示了人类对于舒适、稳定的追求,以及其对于自然环境的无法摆脱的依赖。诗词中透露出一种对于人类境遇的思考,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这首诗词的简洁明了,用词凝练,通过对寒热现象的描述,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相互依存。它呈现出一种深邃的意境,使人们思考自然环境对于我们的影响以及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同时,这首诗词也展示了释智朋对于人类命运和自然规律的思索,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思想性。
封禺山水国,曾是郭文游。列岫开新障,平川合众流。丹青遗像在,松竹古祠秋。虽不逢尧禅,高风似许由。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世业传珪组,江城佐股肱。高斋征学问,虚薄滥先登。讲论陪诸子,文章得旧朋。士元多赏激,衰病恨无能。
置酒临高隅,佳人自城阙。已玩满川花,还看满川月。花月方浩然,赏心何由歇。
筑室城市间,移柏南涧底。山林夙所尚,封植聊自寄。崎岖脱岩石,拥塞出棼翳。上承清露滋,下受寒泉惠。秋来采霜叶,咀嚼有余味。苦涩未须嫌,愈久甘如荠。
兰亭曲水擅风流。移宴向清秋。黄花未应憔悴,盏面尚堪浮。围艳质,发歌喉。细相酬。明年此会,主人还是,在凤池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