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千岩,秋空如洗。
向这裹转得身去,可以移星换斗,转位回机,百尺竿头,纤尘不立。
向这裹进得一步,杀活纵擒,纵横自在。
须弥无顶,沧海无底。
释智朋,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俗姓黄。居衡州华药寺,建康清凉寺。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住婺州天宁寺(《罗湖野录》卷四),后退居明州瑞巖。爲青原下十三世,宝峯照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四。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是宋代释智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木落千岩,秋空如洗。
树叶纷纷飘落在崎岖的山间,秋天的天空清澈如水。
向这裹转得身去,可以移星换斗,转位回机,
在这里旋转身躯,可以改变星辰的位置,转回原来的轨道,
百尺竿头,纤尘不立。
到达百尺竿的顶端,纤尘不会停留下来。
向这裹进得一步,杀活纵擒,纵横自在。
在这里向前迈出一步,可以杀死、使活、随心所欲地纵横自如。
须弥无顶,沧海无底。
须弥山没有尽头,大海没有底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山、天、星等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人在广阔宇宙中的微小与自由。木落千岩,秋空如洗,描绘了秋天山间的景色,富有清新的意境。向这裹转得身去,可以移星换斗,转位回机,表达了人在这个世界中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周围环境的能力。百尺竿头,纤尘不立,意味着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不论是时间还是世俗的尘埃都不能阻挡前进的步伐。向这裹进得一步,杀活纵擒,纵横自在,表达了在这个境界中,人可以自由地掌控自己的命运,驾驭周围的一切。须弥无顶,沧海无底,以宇宙中的须弥山和大海来形容无穷无尽的可能性和广阔无边的世界。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抒发,表达了人们在探索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过程中的坚持和自由。
铁塔亭亭石迳斜,参差楼殿倚青霞。秋江曾试中{左氵右霝}水,春焙仍分北苑芽。隐几飞帆过别浦,翻经孤雁起寒沙。禅龛坐隔几千里,想见烟云乱雨花。
君投筦库可知非,我饱官粮又愿违。旧国秋高鸿雁过,长淮水落白鱼肥。西风吹梦端相觅,南物留人也念归。何日芦轩下双榻,满持樽酒洗尘机。
木落寺楼出,江平沙渚生。牛羊下残照,鼓角动高城。寒至衣犹质,忧多梦自惊。群胡方斗穴,河渭几时清?
报国惟四体,援枹即九原。洗兵星海色,漂杵月支痕。圣主如信目,孤臣甘丧元。玉关谁望入,但愿少流言。
道统谁传授,源流易失真。滔滔皆四海,亹亹独斯人。业履群经粹,词华一世新。可嗟天不憗,难赎百年身。
身退谋家易,时危致主难。才能今管乐,人物旧张韩。吾国日以小,边疆风正寒。平生倚天剑,终待斩楼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