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偈三十五首》

佛不远人,即心而证。
法无所著,触境皆如。

作品评述

《偈三十五首》
佛不远人,即心而证。
法无所著,触境皆如。

中文译文:
佛陀并不远离人们,只需触及自己内心即可获得证悟。
佛法没有固定的形式,与外界的接触皆无所谓。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佛陀的教诲与哲理。它告诉我们,佛陀的法门是简单而实际的,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触及自己内心的方式,获得对真理的认知和证悟。同时,佛法并不是一种特定的形式或教条,它超越了物质世界的限制,与外界事物的接触都是无所谓的,无需执着于形式或外在的事物。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佛理。作者通过以上触及内心而证悟真理的方式,传达了佛陀教诲的核心思想。它强调了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自我探索和内省来实现灵性的觉醒。同时,诗中指出了佛法的超越性质,它并不局限于一种特定的教条或形式,而是超越了物质世界和世俗束缚的存在。这种超越性的思想让人们意识到佛法的普世性和非凡价值,并启发人们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整首诗以简练的表达方式,深入浅出地传递了佛法的核心精神,给人以思考和启示。

  • 《即事呈斯远三首》

    去却蔫花意转新,是知疏密总宜人。正由秽去清虚集,不碍萧然冠与巾。

  • 《晓鸡》

    黯黯严城罢鼓鼙,数声相续出寒栖。不嫌惊破纱窗梦,却恐为妖半夜啼。

  • 《自咏二首》

    一病观书歇,终朝药饵亲。焚香葆静性,咬菜适清神。落燕巢低屋,饥乌噪近人。觅仙难换骨,贫瘦得吾真。

  • 《鲁港》

    方夸金坞筑,岂料玉床摇。国体真三代,江流旧六朝。鞭投能几日,丽解不崇朝。千古燕山恨,西风卷怒潮。

  • 《天安门诗抄》

    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 《书慈光塔》

    灵骨未藏三十载,我来收得葬孤山。此中起塔不在大,已有高名垂世间。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