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寄僧珦潜山》

讲道未凋零,犹堪续祖灯。
谁知青嶂里,自有白头僧。
老貌松根石,闲心月下冰。
往来车马者。
应笑倚枯藤。

作者介绍

顾逢,字君际,号梅山,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尝举进士不第,学诗于周弼,与同时陈泷、汤仲友、高常擅名于理宗端平、淳祐间,有苏臺四妙之称。长于五言,弼称之爲顾五言,自署其居爲五言田家。有诗十卷,已佚。元初辟爲吴郡教谕,卒年七十四。事见明正德《姑苏志》卷五四、《元诗选》癸集甲。 顾逢诗,据《诗渊》等书所录,编爲一卷。按:明《诗渊》辑顾逢诗,似将逢与梅山顾先生视爲二人,诗中并有《顾逢诗集》之题,是否一人已不能明。

作品评述

《寄僧珦潜山》是宋代文人顾逢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道未凋零,犹堪续祖灯。
谁知青嶂里,自有白头僧。
老貌松根石,闲心月下冰。
往来车马者,应笑倚枯藤。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思想的推崇和对僧人的景仰之情。它描述了一个僧人在僻静的青山嶂中长寿修道的景象,寄托了作者对道教与佛教的持久传承的期望,并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繁忙浮躁生活的冷峻嘲讽。

赏析:
诗词开篇道出“道未凋零,犹堪续祖灯”,以“道”指代佛教与道教的思想,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的向往。接着,作者通过“谁知青嶂里,自有白头僧”的描绘,展现了僧人在僻静的山嶂中修行的形象。这里的“白头僧”指的是年老的僧人,寓意着修道的长寿和智慧。从“老貌松根石,闲心月下冰”这两句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描绘和对僧人清净心灵的赞美。最后一句“往来车马者,应笑倚枯藤”,通过对现实世界车马往来与僧人的对比,表达了对现实繁忙生活的嘲讽,提醒人们应该反思和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僧人修道的景象,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它展示了作者对修行者的景仰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同时也对现实社会的喧嚣和浮躁进行了批判。整首诗词以淡泊清雅的意境,传递了一种追求真善美、远离尘嚣的精神追求,给人以静心思考和反思现实的启示。

  • 《重九考罢试卷书呈同院诸公二首》

    屡见高文试泽宫,长年参校愧龙钟。悬黎待价由来久,绿绮知音不易逢。吉语乍闻随鹊喜,归期专欲问龟从。到家莫负如泥约,光禄供醪味渐浓。

  • 《益寿美金花》

    返观三景。增得灵砂盈满鼎。光耀华婴。点化琅?宇宙清。江天夜月。宝桂玲珑澄皎洁。惟我亲栽。有似琼花火里开。

  • 《题李伯时渭城送客图用知几韵》

    龙眠幻出摩诘句,想见落笔怀抱空。只有古今情不尽,渭城杨柳几春风。

  • 《秋兴》

    水影沉云冷碧天,自撑小艇摘湖莲。忽然吟得西风句,正在斜阳落雁边。

  • 《题适庄茅亭》

    屋角园虽小,幽深隔市尘。杖藜时自适,杯酒乐天真。松磴规模古,茅檐日月新。闲花三十种,相对四时春。

  • 《诉衷情(史丞相宴曲水席上作)》

    兰亭曲水擅风流。移宴向清秋。黄花未应憔悴,盏面尚堪浮。围艳质,发歌喉。细相酬。明年此会,主人还是,在凤池头。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