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寄上张参政》

姑苏台下梅花树,应为调羹故早开。
燕初休夸香雾重,鸳行却望衮衣来。
前时甲第仍重柳,今度沙堤已种槐。
应念无枝夜飞鹊,月寒风劲羽毛摧。

作者介绍

姜夔(一一五五?~一二二一?),字尧章,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父噩,高宗绍兴进士,歷新喻丞,知汉阳县,卒于官(《宋史翼》卷二八)。夔孩幼随父宦,继居姊家,往来沔、鄂近二十年(本集《以长歌意无极好爲老夫听爲韵奉别沔鄂亲友》)。孝宗淳熙间客湖南,识闽清萧德藻。德藻以其兄子妻之,携之同寓湖州。居与白石洞天爲邻,因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帚。其卒年约爲宁宗嘉定十四年。夔诗词均自成一派。诗格秀美,爲杨万里、范成大等所重;词尤娴于音律,好度新腔,继承周邦彦的词风,在当时和后世词人中有较大影响。晚年自编诗集三卷,已佚。今存《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白石诗说》等。事见夏承焘《姜白石繫年》,《宋史翼》卷二八有传。 姜夔诗,以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白石道人诗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到》影印清干隆水云渔屋刊本(简称四部丛刊本),并酌校清嘉庆石门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简称群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与新辑集外诗合编爲一卷。

作品评述

《寄上张参政》是宋代姜夔创作的一首诗词。诗词描述了姑苏台下的梅花树,表达了梅花因为调羹的原因早早开放的情景。同时,诗人抒发了对春天的期待,期盼着燕子带来春天的气息,以及期盼着身着华丽衮衣的鸳鸯飞临。

这首诗词以寄托情感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对春天的期待。诗中的梅花树被形容为“姑苏台下”,姑苏是苏州的别称,梅花树在苏州的台下盛开,可见其美丽与壮观。诗中提到梅花开放早的原因是因为“调羹”,这是一种俗语,意味着一种早春的征兆,暗示着春天即将到来。

诗中还描绘了燕子和鸳鸯,它们被用作象征春天的形象。燕子是标志着春天到来的鸟类,它们的飞来预示着春天的气息。诗人期待燕子带来的春风和芬芳。鸳鸯则是一对相伴的鸟类,它们被描绘为期待着穿着华丽衮衣的人的到来,衮衣是古代贵族所穿的华丽服饰,象征着荣耀和尊贵。

诗中还提到了柳树和槐树。柳树在过去是甲第(贵族宅第)中常见的景物,而现在沙堤上已经种植了槐树,这反映了时光的变迁和社会的变化。

最后,诗人抒发了对夜飞鹊的思念,夜飞鹊是一种在月下飞翔的鸟类,它们在寒冷的月夜中飞舞,但羽毛却容易被风摧折。这种形象加深了对寒冷冬夜和孤独的感受。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鸟类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渴望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同时,通过对梅花、燕子、鸳鸯等形象的运用,诗中展示了对美与荣耀的追求,以及对寒冷季节和孤独的思考。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和富有意境的描写,展现了姜夔独特的诗意和艺术才华。

  • 《次韵虞退夫除夕七绝句》

    蜀人谁不望西还,何事天公独我悭。两度来逢单瘀岁,腥风血雨满人间。

  • 《送林吾宗之金陵》

    青丝游骑踏春芜,二月王孙入旧都。柳色东风村店路,杏花微雨酒家垆。断桥野草寻朱雀,古碣荒苔辨赤乌。挟得红妆歌《子夜》,寒潮双桨莫愁湖。

  • 《留别铁柱宫叶法师》

    不嫌来往日诗筒,春兴无穷我欲东。一雨放行三尺水,万松回纳半帆风。且将南浦难题景,寄在西山绝顶峰。柳处酒家花处寺,并留他日款游从。

  • 《暮春书事呈四舍人》

    树阴初合苔生晕,花蕊新成蜜满脾。莺燕各归巢哺子,蛙鱼共乐雨添池。少年春物今如此,老病衰翁了不知。饱食杜门何所事,日长偏与睡相宜。

  • 《仙游潭五首·马融石室》

    扶风贵公子,早岁伴山家。吹笛堕秋叶,读书随晓鸦。业成心自叛,学苦我长嗟。石室非人住,穷山雪似沙。

  • 《云溪竹园翁》

    硠硠云溪里,翠竹和云生。古泉积涧深,竦竦如刻成。楚客卧云老,世间无姓名。因兹千亩业,以代双牛耕。乱林不可留,寸茎不可轻。风暖斗出地,仰齐故年茎。幽室结白茅,密叶罗众清。照水寒澹荡,对山绿峥嵘。苍松含古貌,秋桂俨白英。相看受天风,深夜戛击声。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