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郭千家一弹丸,蜀冈拥肿作蛇蟠。
眼前不道无苍翠,偷得锺山隔水看。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寄沈道原》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城郭千家一弹丸,
蜀冈拥肿作蛇蟠。
眼前不道无苍翠,
偷得锺山隔水看。
中文译文:
城市的城郭千家仿佛只有一个弹丸大小,
蜀山的山峦拥挤得像一条蟠曲的巨蛇。
眼前的景象并不表达出这里的苍翠,
我偷偷地窥视着隔水远望的锺山。
诗意:
这首诗以王安石写给沈道原的寄语形式表达了他对家乡山水景色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对城郭和山峦的描绘,展示了城市的繁忙和山区的壮美。诗人感慨于城市的繁华喧嚣,认为眼前的景象无法展现出山区的青翠美景。然而,他通过隔水远望的方式,偷偷欣赏着远处的锺山,表达了对故乡山水的思念和渴望。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城市和山区的对比,展现了王安石对家乡山水的深深眷恋之情。城郭千家一弹丸的描绘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城市的繁忙和拥挤,而蜀冈拥肿作蛇蟠的描述则展现了山区的壮美和蜿蜒曲折的地貌。诗句"眼前不道无苍翠"表达了诗人对城市景象的失望,认为眼前的景象无法展现出山区的青翠美景。最后两句"偷得锺山隔水看"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思念,通过隔水远望的方式,他偷偷欣赏着远处的锺山,展现了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和渴望。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王安石对故乡山水的深情追忆,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惜岁岁今尽,少年应不知。凄凉数流辈,欢喜见孙儿。暗减一身力,潜添满鬓丝。莫愁花笑老,花自几多时。
倚风晴缆着烟莎,一抹斜阳白鸟过。脱手簿书无半点,细翻黄卷课龟罗。
万卉春风度,繁花夏景长。馆娃人尽醉,西子始新妆。
前日宫醪赐玉尊,今朝持果小黄门。乾桃熏李非时物,置案盈盘不次恩。投以赤心思武帝,握同玄璧咏刘琨。尝闻食奠陈王业,知是豳公几世孙。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小竹聊须长,闲花懒复栽。泉声洗歌吹,云气障尘埃。籁静初香袅,琴横月上来。有时闻警露,梦觉自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