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偈十首》

牢笼不肯住,呼唤不回头。
古圣不安排,至今无处所。

作者介绍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偈十首》是宋代禅宗大师释正觉所作的一组诗词。以下是译文、诗意和赏析:

牢笼不肯住,
呼唤不回头。
古圣不安排,
至今无处所。

诗词描绘了一个牢笼无法禁锢的形象,它不愿意停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诗人使用了牢笼作为象征,表达了人们内心的自由欲望。牢笼可以是指物质世界、社会束缚或个人的思维定势,而诗人希望能够摆脱这种束缚。

呼唤无法使其回头,这表示即使人们意识到自己受到限制,却无法完全解脱。这种束缚可能来自于自身的局限、社会的压力或其他因素,让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自己的道路。

诗句中提到了"古圣",暗示了即使是古代的圣贤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古圣代表了智慧和卓越,但即使他们也无法解决人们内心的困扰和束缚。这种束缚和困扰是普遍存在的,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最后两句"至今无处所"暗示了这种束缚的普遍性和持久性。即使时代变迁,人们的内心仍然面临着相同的问题,没有找到解脱的出路。诗人通过这组诗词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束缚的批判,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性的思考和对境遇的反思。

这组诗词以简短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人们内心的困扰和渴望自由的欲望。通过象征和隐喻的手法,诗人传达了对于束缚的不满和对于解脱的追求。这种思想上的反思和对人性的审视使得这组诗词具有了深远的意义和感染力。

  • 《雨中简李牧之》

    提壶戏饮方多病,布谷催耕未有田。老去情怀非宿昔,日长图史得周旋。客愁正是连山雨,时事浑如上水船。问主导诗翁无恙否,遥怜裋褐耸双肩。

  • 《自述二首》

    当年嚼血渍铜驼,风气悠悠柰若何。汉贼已成千古恨,楚囚不觉二年过。古今咸道天骄子,老去忽如春梦婆。试把睢阳双庙看。只今事业愧蹉跎。

  • 《寄南山简行古》

    涧畔梅花似杏红,思君日日对春风。扁舟甚欲来相访,闻道身长在定中。

  • 《说之方忧韩公表大夫疾遽致仕乃蒙传视送陈州》

    衮冕有人妖,锺鼓成国蠹。可怜凌霜干,不作济川具。三易朝吾车,六诗暮吾辅。岂亦不自娱,菊径而兰亩。

  • 《晚春送王秀才游剡川》

    越山花去剡藤新,才子风光不厌春。第一莫寻溪上路,可怜仙女爱迷人。

  • 《乐府杂曲·鼓吹铙歌·兽之穷》

    兽之穷,奔大麓。天厚黄德,狙犷服。甲之櫜弓,弭矢箙。皇旅靖,敌逾蹙。自亡其徒,匪予戮。屈rH猛,虔栗栗。縻以尺组,啖以秩。黎之阳,土茫茫。富兵戎,盈仓箱。乏者德,莫能享。驱豺兕,授我疆。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