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吏人同疾,流民天亦怜。
麦登收两倍,蚕好得三眠。
况是宽征赋,那忧有俗缘。
眼前百事好,买酒答丰年。
虞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初爲广德、吴兴二郡教官(本集卷三《再用韵述怀》注),歷绩溪令,知湖州、婺州(本集卷二《林子长见访……》注)。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爲太学博士,迁监察御史(本集卷六《轮对札子》题注、《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九之六),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爲国子监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九),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爲淮南东路转运副使(本集卷六《被召上殿札子》题注)。三年,转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兼知平江府。四年,改知庐州(《吴郡志》卷七、卷一一)。嘉泰元年(一二○一),除中书舍人(本集卷六《已见札子》题注)。二年,迁兵部侍郎(《宋会要辑稿》兵二六之一三)。生平崇敬唐白居易,家建尊白堂,有《尊白堂集》二十二卷(本集卷首陈贵谊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有传。 虞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即事》是宋代诗人虞俦的一首诗词。该诗描绘了一个宽厚仁恕的官吏和一个悲惨的流亡者,通过对麦收和蚕丝产量的对比,表达了宽征赋和良好的社会环境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和快乐。
诗词的中文译文:
酷吏人同疾,
流民天亦怜。
麦登收两倍,
蚕好得三眠。
况是宽征赋,
那忧有俗缘。
眼前百事好,
买酒答丰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对比的手法展现了两个不同命运的人物,一个是酷吏,一个是流民。酷吏也有同样的疾病,而流民却受到了上天的怜悯。通过对麦收和蚕丝产量的描绘,诗人展示了一个充满丰收和富饶的景象。麦子的收成是平时的两倍,蚕丝的产量是平时的三倍。这说明了宽征赋和宽政的好处,人们不再为赋税而忧虑,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
诗词的诗意主题是宽政惠民,通过描述酷吏和流民的对比,表达了对治理者仁政的赞美。官吏的疾病与平民同病相怜,上天也怜悯了流民的困苦。诗人通过丰收的景象来表达人们对宽政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宽征赋和百事好,显示了社会的繁荣与安定,人们可以买酒庆祝丰收年景。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表现了社会的美好状态和人们的幸福生活。通过描述具体的景象和情境,诗人传达了对宽仁政策的称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词流畅自然,意境明朗,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生活安定和社会繁荣的理想。
下列群山谷万道,霞瑞重重绝项高。独判天涯第一□,洞天深影无人□。
吴楚他乡外,沅湘久客间。已知身若赘,讵惜鬓成斑。酒债贫常有,诗坛老倦攀。穷猿难择木,怨鹤望还山。
公子年时尚奇伟,大剑横腰发冲起。自言学道晚有得,心静无波古潭水。平戎万卷喑不吐,蟠向胸中作宫徵。眼明惯识峄阳材,手制教成古绿绮。人生会费几两屐,巧处才容一张纸。许多黑瘦肯忍饥,枵腹悲鸣聒人耳。公子公子赠我来,明珠白璧遭沉埋。我家老马解仰秣,渠家煮鹤充枯柴。
尘飞不到空,露湿翠微宫。鹤影石桥月,箫声松殿风。绿毛辞世女,白发入壶翁。借问烧丹处,桃花几遍红。
春气满林香,春游不可忘。落花吹欲尽,垂柳折还长。桑女淮南曲,金鞍塞北装。行行小垂手,日暮渭川阳。
已老金山顶,无心上石桥。讲移三楚遍,梵译五天遥。板阁禅秋月,铜瓶汲夜潮。自惭昏醉客,来坐亦通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