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阴寒雪不成,腊残春近更霜晴。
深山高卧如春暖,绕鬓飞蚊自在鸣。
楼钥(一一三七~一二一三),字大防,旧字启伯,自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温州教授。干道五年(一○六九),以书状官随舅汪大猷使全。累官知温州。光宗朝,召爲考功郎,改国子司业,累迁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给事中。宁宗受禅,迁吏部尚书,因忤韩侂胄,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寻知婺州,移宁国府,仍夺职致仕。侘胄诛,起爲翰林学士,累迁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嘉定六年卒,年七十七。赠少师,謚宣献。有《攻媿集》一百二十卷、《范文正公年谱》等。事见《絜斋集》卷一一《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楼钥诗,以南宋四明楼氏家刻本《攻媿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底本残缺部分,据武英殿聚珍版《四库全书》本补足(其中五至七卷,武英殿本分爲四卷,仍改按底本目录爲序)。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即事》是一首宋代楼钥的诗。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十日阴寒雪不成,
腊残春近更霜晴。
深山高卧如春暖,
绕鬓飞蚊自在鸣。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天即将过去的景象。在过去的十天里,天空阴沉寒冷,但却没有下雪。腊月即将结束,春天的气息已逐渐逼近,天空中的霜也开始消散。尽管山深处还有寒气,但作者高卧于山间,感觉仿佛春天的暖意已经降临。周围飞舞的蚊虫绕着他的鬓发自由自在地鸣叫。
赏析:
《即事》是一首以自然景象为背景的诗,通过描绘冬季的过渡和春天的来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春天温暖的期待之情。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过去十日的天气状况,用“阴寒雪不成”来形容天空乌云密布、气温寒冷,但却没有下雪。这种情况暗示着冬季即将过去,春天已经临近。接着,诗的后两句描绘了转折的景象。腊月即将结束,春天的气息渐渐弥漫,天空中的霜也开始消散,显示出冬天即将过去。
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即将到来的春天的期待和感受。尽管深山中仍然寒冷,但作者高卧于山间,感觉仿佛春天的暖意已经降临。绕着作者鬓发飞舞的蚊虫,表现出它们的自由和活跃,也象征着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整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通过描绘自然景象的变化,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敏感和对春天的期待。同时,诗中的意象也暗示了人们对于新生和希望的向往,传递了一种温暖而积极的情感。
近郭城南山寺深,亭亭奇树出禅林。结根幽壑不知岁,耸干摩天凡几寻。翠色晚将岚气合,月光时有夜猿吟。经行绿叶望成盖,宴坐黄花长满襟。此木尝闻生豫章,今朝独秀在巴乡。凌霜不肯让松柏,作宇由来称栋梁。会待良工时一眄,应归法水作慈航。
泠泠野水赴横塘,坐久松风入发凉。月淡星疏天欲晓,未妨清啸倚胡床。
落落过眼谁知音,故山桧枝森碧林。白鸥盟坚不待亩,岂应辟影忘息阴。末路功名梦已断,生平丘壑情自深。素琴浊酒般礴地,颇领渊明千载心。
九真山上接楼台,日月浮生紫气堆。北海下生金芍药,南溟宫产玉攻瑰。三清门户三田奥,九转工夫九辙回。当此炼成无价宝,从教人笑我痴騃。
南北东西万万千,乾坤上下两无边。相逢相见呵呵笑,屈指抬头月半天。
风骚开国胙寒岩,劳绩批书课翠岚。梨子要肥千取百,菊苗每摘一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