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令常耽酒,庞翁不出家。
安贫炊麦饭,省事嚼茶芽。
池满浮雏鸭,庭荒噪渴蛙。
诗成赏音绝,自向小儿夸。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这首诗词是宋代陆游创作的《即事》。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陶令常耽酒,
庞翁不出家。
安贫炊麦饭,
省事嚼茶芽。
池满浮雏鸭,
庭荒噪渴蛙。
诗成赏音绝,
自向小儿夸。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写平凡生活为主题,通过描述陶令和庞翁两个人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讴歌和对自然的赞美。诗中展现了两个人的不同态度和生活方式,陶令沉迷于酒的享受,而庞翁则不追求物质的富裕而选择守住自己的家庭生活。诗人通过对两人的描写,探讨了人生的选择和价值观的不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明快的节奏展现了作者对平凡生活的独特见解。首先,陶令和庞翁两个人的对比描写,突出了诗中的主题。陶令常耽酒,形容他过于沉迷于享受,忽视了其他生活的重要方面;而庞翁不出家,表示他守住了家庭和平淡的生活,追求内心的安宁。这种对比使得诗中的主题更加鲜明。
其次,诗中的描写细致入微,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的观察和感受。诗中提到了安贫炊麦饭、省事嚼茶芽等细节,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池满浮雏鸭、庭荒噪渴蛙等描写也增加了诗意的生动性,展现了自然界的景象和声音。
最后两句“诗成赏音绝,自向小儿夸”,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自豪和自信。诗人通过写诗来记录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也将自己的诗作传承给后人。这种自豪和自信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热爱和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平凡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赞美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它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并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使诗意更加丰富和生动。
剑气寒高倚暮空,男儿日月鏁心胸。莫藏牙爪同痴虎,好召风雷起卧龙。旧说王侯无世种,古尝富贵及耕佣。须将大道为奇遇,莫踏人间龌龊纵。
三山排鼎足,七塔布琴弦。
乃翁挟艺专淮乡,使死者生危不亡。远如扁鹊师长桑,又如近世庞安常。所交者谁龙虎骧,真李临淮郭汾阳。军门出入一药囊,精兵十万无金疮。参苓硝石雄附姜,补泻虚实调炎凉。晚择所从遨真扬,郄家太尉王东床。有子有子跨灶郎,半夜衣传肘后方。清溪居士清名香,心欲识面形参商。
故故论年赏,新看惜未多。一香参众树,千月下纤娥。今雨胡能阻,秋虫亦复歌。有情毋恡醉,斯世合婆娑。
宝策欢传万岁声,涂山执玉萃华缨。独怜太史周南滞,不预尧阶贺太平。
游宦忘机久,心源亦自澄。夜听吴苑雨,秋忆洛城僧。木叶惊栖鸟,寒窗暗静灯。何时过竹院,一得问三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