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暗笋无数,江晴水有痕。
田蛙喧麦陇,野犬卧柴门。
叶茵(一一九九?~?)(生年据本集卷三《己酉生日敬次靖节先生拟挽歌辞三首》、《既次韵或非之作解嘲》“衰龄踰五十”推算),字景文,笠泽(今江苏苏州)人。曾出仕,“十年不调”(本集卷二《参选有感》),退居邑同里镇,筑顺适堂,以杜甫诗“洗然顺所适”得名。与陈起等有唱酬。有《顺适堂吟稿》五卷。事见清同治《苏州府志》卷四八。 叶茵诗,以清顾氏读画斋刊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影宋钞本(简称汲古阁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即事》是宋代叶茵创作的一首诗词。它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竹林中暗藏着无数嫩笋,
江水在晴朗的天空下留下痕迹。
田野中的蛙儿在麦田间喧闹,
野犬躺在柴门前休憩沉睡。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笔触描绘了四幅自然景象,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农村生活的感知。
诗意和赏析:
《即事》以简洁的语言和直接的描写方式展示了自然和人物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朴实的田园风光。诗中的竹林、江水、田野、柴门等元素都是平凡的事物,但通过诗人的描写,它们变得生动有趣。
首先,竹林中的嫩笋形成了一幅隐秘的景象,暗示着生命的孕育和成长。这种景象给人一种清新、活力和希望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美妙与无穷的可能性。
其次,江水的痕迹在晴朗的天空下显露出来,这种描写传递出一种宁静和恬静的氛围。江水流动的痕迹是流转、变幻和永恒的象征,也可以视作时间的痕迹,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感悟生命的流动和变迁。
接着,诗中的田野和麦田中的蛙儿的喧闹形成了一种活力四溢的画面。这种描写给人一种欢快、热闹和丰收的氛围,展示了农田的生机与农人的辛勤劳作。
最后,野犬躺在柴门前休憩沉睡,呈现出一种宁静和宅居的景象。这里的柴门可以看作是诗人家庭的象征,而野犬则代表着自由和安逸。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简朴、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观察和体验。它以简洁的方式展现了自然的美丽、生活的真实和人情的淳朴,给读者带来一种宁静、清新和舒适的感受。
十里松阴蒋子山,暮烟收尽梵宫宽。夜深更向紫微宿,坐久始知凡骨寒。一派石泉流沆瀣,数庭霜竹颤琅玕。大鹏泛有捕风便,还许鹪鹩附羽翰。
黄发真人戴玉冠,身骑金虎佩苍鸾。俯窥日月行丹极,贪礼星辰拜石坛。幡影一庭仙掌净,钟声万户彩云寒。朝元初罢千官下,碧宇沉沉夜未阑。
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人误许、诗情将略,一时才气超然。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闻歌感旧,尚时时流涕尊前。君记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
西垣有古人,磔磔气貌古。落笔成文章,无可加损处。策蹇得过门,殷勤相劳苦。湛然神观全,秀粹充眉宇。语我春已阑,斯民望时雨。宿麦正满野,骄暘恶如虎。云师未洒泽,赤子将谁乳。侍臣当忧国,密计应裨补。又云好著书,安得一州去。知公趣操异,不为夸腰组。衣锦若还乡,亦当
我诗虽云拙,心平声韵和。年来烦恼尽,古井无由波。
披荆重立小朝廷,风递南薰入扇巾。大势已冯天祚宋,中兴更赖岳生申。扶持命脉还吾蜀,消息精神运此身。人原武功归入相,我祈河内且留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