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那是祖,位崇家谱。
二仆之根,万象之母。
建化门未要转机,实际地如何进步。
青山一线路相通,月落寒猿啼断处。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偈颂二百零五首》
朝代:宋代
作者:释正觉
《偈颂二百零五首》是宋代释正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阿那是祖,位崇家谱。
二仆之根,万象之母。
建化门未要转机,实际地如何进步。
青山一线路相通,月落寒猿啼断处。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宏大的思想,通过抽象的词语和形象的描绘,揭示了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其中,作者运用佛教的语言和意象,以诗意深邃的方式探讨了生命的起源、宇宙的运行以及人类的进步。
赏析:
诗词开篇以"阿那是祖"的词句,阐述了宇宙的起源和根源。"阿那是祖"是佛教用语,指的是宇宙的本源,表达了佛教对宇宙的宏大观念。接下来的"位崇家谱"表明它在宇宙中占据着崇高的地位,是整个宇宙万物的根本。
接着,诗词用"二仆之根,万象之母"来形容宇宙的本质。"二仆"指的是阴阳、动静等对立的二元性质,而它们的根源则是共同的。"万象之母"则表示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源于同一个根本,宇宙是多样性的产物。
在下一句中,作者提到了"建化门"。"建化门"是佛教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人类通过修行可以达到的境界。这里表达了人类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进步的问题,暗示了修行的重要性。
最后两句"青山一线路相通,月落寒猿啼断处"则以自然景观作为意象,表达了人生中的困境和转机。青山是一个连绵不绝的形象,象征着人生的道路,而月落和猿啼则象征着逆境和挫折。这里暗示了人生中的困难只是短暂的,只要保持信念和坚持不懈,就能找到突破的机会。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佛教的思想和意象,通过抽象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它引人深思,启迪人心,展示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和领悟。
驿奴莫问客为谁,但报房湖水石知。象鼻卷筩和月吸,凤膺横玉倚风吹。江淮消息愁端厌,关洛功名老色欺。陶写此情须会得,行厨催唤莫教迟。
物外慵轩,闲居放坦无为作。无为作。自然期约。心肾相交错。二气成形,结就灵丹药。灵丹药。银霞覆却。展起腾云脚。
几度看云眼欲穿,不应气数总关天。去年兵又今年旱,守也於民自豪缘。
铁江泥泥,其流长深。奕奕新堂,有书有琴。有桥在高,有梓于阴。君子庆只,少伊氏之覃。宜尔家屋,和乐且湛。铁江汤汤,其流深长。奕奕新堂,凤鸣于阳。左书右琴,其椅其桐。君子居止,嘉宾式燕以庆。子孙乐只,寿考不忘。
昨闻曹两府,河上遇游仙。驻跸钱塘后,结庵庐阜边。焚香观御帖,洗盏酌神泉。雁足传书日,伤心已百年。
莫认双林是佛林,禅栖无地亦无金。塔前尽礼灰来相,衲下谁宗印了心。笠象胤明双不见,线源分派寸难寻。吾师觉路余知处,大藏经门一夜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