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偈颂二百零五首》

萧然一念未萌初,露柱怀胎辨得无。
风扫余云月未上,霁虚廓净绝方隅。

作者介绍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偈颂二百零五首》是宋代释正觉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萧然一念未萌初,
露柱怀胎辨得无。
风扫余云月未上,
霁虚廓净绝方隅。

诗意: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寂静的景象。诗人通过描述自然景观来表达内心的宁静与超越世俗的境界。

赏析:
诗的开篇以"萧然一念未萌初"来描绘一个宁静的场景。"萧然"意味着寂静无声,没有丝毫的喧嚣。"一念未萌初"则表达了一个境界的开始,即内心的宁静。接着,诗人运用"露柱怀胎辨得无"来形容景物的清澈和纯净。"露柱"指的是清晨的露水滴落在柱子上,"怀胎"表示景物孕育着纯净的本质,"辨得无"则表明这种纯净没有任何瑕疵。

接下来的两句"风扫余云月未上,霁虚廓净绝方隅"描述了天空的状态。"风扫余云"表示微风吹散了残余的云朵,"月未上"意味着夜晚的月亮尚未升起。"霁虚廓净绝方隅"则表现了天空的晴朗无云,清澈透明的景象。"霁"指的是天空放晴,"虚廓净绝"意味着无遮无挡,没有一丝杂质。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内心的宁静和超然境界。诗人通过这些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纯净、宁静和完美境界的追求,同时也向读者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纷扰的心境。这首诗以简练的文字,抓住了细微之处,给人以宁静、纯净的感受,让人心生赏识,感受到一种超脱尘嚣的美好境地。

  • 《又和后九首》

    觉性灵明自若,本心利欲食之。大观如梦如幻,小视坐忘坐驰。

  • 《成石屏诗后枕上再赋》

    十年欲作石屏题,覃思冥蒙意转迷。枕上呻吟翻了此,短蓬秋雨宿浯溪。

  • 《破琴》

    破琴虽未修,中有琴意足。谁云十三弦,音节如佩玉。新琴空高张,丝声不附木。宛然七弦筝,动与世好逐。陋矣房次律,因循堕流俗。悬知董庭兰,不识无弦曲。

  • 《题李世南画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 《钱氏隐居三首》

    远树高低见,清溪曲折流。草眠耕后犊,波泛狎余鸥。醒醉无人管,登临各自愁。扁舟大如叶,烂漫作春游。

  • 《赠翦字吴道人》

    宝晋云烟杂海涛,玉溪花月写风骚。一生不倩毛锥子,只倩并州快翦刀。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